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人怎么才能文明起来?

2018-01-29  本文已影响10人  5534188846e1

又到了学生放假、过节出游的高峰期,国民素质问题每每又被谈起。的确,中国经济虽然发展飞快,但是国人的文明素质却没有同步提高。科技带着我们朝前跑,文明素质却在拉后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针对这个现象,一般有几种看法:一种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说明我们的经济还没发展到物质丰富的那一步;一种是国人没有信仰,所以要发展宗教;还有一种是传统文化无法承载现代文明,我们要多向西方学习。

在笔者看来,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都没说到点子上。丰衣足食并不会直接带来文明素质的提高:“暴发户”、“土豪”的说法不就是用来嘲笑这样的人吗?信仰与文明也没必然联系,否则怎么解释恐怖分子的行为?至于向西方学习,笔者倒要多说说。

其实民国时期就曾发起过“新生活运动”,政府向全体民众发通告,提倡讲文明,内容细致到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当时,这些内容就是效仿所谓的东洋(日本)和西洋(欧洲)。但是行为的模仿无法带来自觉,而且在群体无意识的情况下,这样自上而下的倡导很容易流于形式。时至今日,“中国式过马路”不是仍然广泛存在吗?

那么是我们的文化无法容纳现代文明吗?当然不是。全球公认国民素质高的国家要数新加坡和日本。而这两个国家,恰恰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最大。中华文化不仅仅包含着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深刻的思想,而且跨越时空,与现代生活相辅相成。

那么文明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笔者以为,文明需要衣食无忧,更需要精神追求。衣食无忧就是要发展经济,精神追求就是要传承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而文明就是文化显现出来的样貌。我们如今的家庭观念、政治观念、社会观念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

国民文明素质不高的原因不是经济发展不够快,也不是学习西方不够多,而恰恰是丢弃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瑰宝。传统文化中,大到治国理政、军事韬略,小到吃喝拉撒、生活习惯都有涉及。这些内容,有小部分是糟粕,需要摒弃(如对女性地位的看法);有些不适合现状,需要改变(如“父母在不远游”);但是整体的、主流的思想脉络都是能够跨越时空,与我们体贴相见的,有些思想非常先进(如“物极必反”),有些智慧远超西方文化(如“以直报怨”)。

上面提到了“以直报怨”,这是孔子对弟子提出是否要“以德报怨”问题的回答。孔子讲,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要“以直报怨”,即用公平正直的、人人都会理解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这里面充满了公平、正义甚至法制的思想,还能解决很多道德困惑,难道不是现代人的一剂良药?

再例如,孔子提出“尽人事,听天命”。这不是一句消极的话,相反是非常入世的哲学思想,甚至可以当成现代人的座右铭。既强调了人为的因素,也不排斥环境的影响;既突出主观能动性,但又不违背规律道常。这样活着就会豁达、宽容,不纠结,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还有儒家关于仁爱、礼仪、秩序的很多看法,都是我们现代人的行为指南。所以说,我们有些人素质低下,不讲文明,恰恰不是我们的文化不行,而是我们传承和学习得还不够。东亚的崛起,靠的就是儒家智慧,怎么可能到了发源地反而就不灵了呢?

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外来的文化。相反,要把外来的优秀文化内化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滋养我们的心灵。这也是所谓“弘扬文化”的题中之义。

文化是基因、是血液;文明是身体、是样貌。懂得这这层关系,我们才不会动不动就全盘西化——我们无法活在别人的文化里,就如同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基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