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11晨间日记

2019-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叶儿_3039
2019-4-11晨间日记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05:05

就寝:22:49

天气:晴6°

心情:一般

纪念日:

任务清单(本周每日,昨日完成情况完成打√)

1.阅读/听书(樊登):0.5h /日

2..晨间日记日更(时间:05:48—06:01)

3.每日听书:认知方法论✔

4.周一至周五:专业学习✔

除上任务其他最重要的事:()

1.2.3.

改进:无

习惯养成:晨练,日更,时间记录

2019-4-11晨间日记

4月目标

1.整月日更—

2.精读《思辨与立场》—

3.泛读《自下而上》—

4.电影2次,聚餐2—3次,父母电话2次(聚餐完成2次,打电话1次;在家电影1次)

5.论文1篇

周目标·(4月第2周)完成进度

①精读《思辨与立场》1/4—

②参加打卡瑜伽10天计划✔

③选题—

④本周每日专注:思考过程—

学习·信息·阅读

1.mint

2.认知方法论:

①生态位是特定资源特定认知能力匹配而成的一种生存场景。

②在哲学家波拉尼(Michael Polanyi)的《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概念——默会知识,也可以翻译成“只可意会的知识”。波拉尼把知识分为两种:可编码的知识和不可编码的知识

可编码的知识就是可以写成明确流程,能够直接传授的知识,这些可编码知识顶多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可编码知识不能够形成你的竞争力

一种认知首先是一个对象,但是这种对象的背后是一个故事,包含着复杂精密的场景。概略性、可编码的知识,跟默会知识、高度场景化知识之间的差别,是一部电影的故事梗概跟这部电影之间的差距。

⑤当你的认知处于低像素状态的时候,你没办法凭着你的低像素认知来知道你跟高像素认知之间的差别。“达克效应”

所谓“场景”,其实就是“数据”;所谓场景中的优化,就是通过大量数据不断试错,形成了某种稳定态的模式

⑦ 物种的认知能力,比如鸟对于飞虫的感知能力,是进化的结果,那么,数据主义跟进化论又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进化论,更准确地说叫演化论,就是一种数据主义的理论。演化,就是无数的物种在特定的场景当中试错,大量被淘汰,逐渐形成的某种优化模式。

这跟从大数据中涌现出一种模式本质上是一回事。

认知的迭代、进化就是特定场景下的数据积累,以及从积累起来的大数据上涌现出的一种优化模式,是低配认知向高配认知演进的历程

健康·饮食·锻炼(完成打√)

1.瑜伽✔

2019-4-11晨间日记

2.早餐:全麦面包片1片+坚果数个+水煮蛋1个+普洱茶✔

3.昨日晚餐:大麦杏仁糊+饼干1个+苹果1个+枣核桃2个+果茶

人际·家人·朋友

下午下班和wenli 一起回家谈心

工作·思考


最美好的三件事+今日专注

1.下午工作氛围超融洽

2.和同事散步谈心

3.收到姐姐春茶

专注:批判性思维:他视角看自己和自己看自己不同

情绪感受:(前一日):没有负面情绪(下午下班和同事一起,感觉计划被打乱,在车上没有看手机,那么就是找话题,感觉有时在尬聊,不过还好,这样不断公开私人象限,和他人更亲近)

身体的感受:(前一日):右上臂扭转时疼痛,减轻。

思考·创意·未来(随时思考/昨日学习后思考)

表面看上去在努力的学习,积极准备;实际上是畏惧开始。

没有开始就永远不能实现。

这种忙碌是自欺欺人的,安慰了自己,蒙蔽了他人,也欺骗了自己。

任何事情都要通过迭代才会越来越好,不要想着一鸣惊人什么的。要一步一步的走,先开始,再完善,再完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