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3-08 三七第九周读书笔记

2019-03-31  本文已影响2人  半颗红豆糕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顺利把事情做出成绩?为什么有些人永远说得多做得少?为什么有过成功经验的人更容易成功,而普通人总是重蹈覆辙?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品质:习惯。

会做事的人习惯开始,大多数人只会想“等我准备好”。会做事的人习惯坚持,大多数人说“我看算了”。会做事的人习惯重复,大多数人心想“又要做一次”。

《做事的常识》出自小仓广,他是日本人力资源和领导力方面的专家,写过多本有关领导力和职场技能的畅销书,在本书中,他用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告诉读者如何管理时间,如何自控,如何顺利地把事情做完。

01不要害怕失败,从失败中找经验

对于成功的事情,我们会记得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会当成一个里程碑。但是对于失败的经历,我们下意识地就想逃避,希望事情马上翻篇。但老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的人、成功的事九牛一毛,成功的原因又都很相似。而失败的经历,才更应该是你需要关注的。

我想到自己日复一日、千篇一律地生活着,或许就少了这份直面失败的勇气。因为在面对失败时,你要复盘失败的过程,改变以前的做事方式,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把每次失败都当做一次教训和经历,才能让自己的做事方式更加成熟。

02找到不会让你上瘾的放松方式

工作学习累了想放松?无可厚非啊~谁都不是机器,劳逸结合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但是选择怎样的放松方式就很有门道了!

我以前喜欢没有节制地看电视剧,简称无脑看。结果就是,的确工作学习的压力在短时间内释放了,但是长远来看,这种长时间投入的上瘾模式,严重影响了我的精神力。所以,这个就是一种恶性循环的放松方式啊。

不会上瘾的放松方式要因人而异。运动、画画、手工都可以。

03不要向经验俯首称臣

对于权威、专业、经验,我们往往选择仰视。这其实是一种很难消除的定势思维。作者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让自己随时保持一种新鲜感,假设自己是第一次接到这个任务,问自己两个问题,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以及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职场上有经验固然重要,但时代变化很快。比如以前投放广告,会习惯在电视上投放。但随着人们消耗注意力方式的变化,可以更多投放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多样化网络平台上。

只有保持不断的学习反思,才能让经验有的放矢地发挥出来。

04变成一种更好的定制习惯

就像每天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吃饭,是一种想都不用想的习惯,那么有些计划,就可以培养成这样的习惯。不需要你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想,是否要去做,而是顺其自然地就做了。

作者引入了”杂交“的想法,为什么要杂交?因为两个甚至多个习惯糅合在一起之后,对你的生活是顺其自然,并且效率更高。比如你既要早睡,又要阅读对工作有益处的知识,那你可以尝试在睡前阅读相关知识,可能会一举两得。比如在公交上可以听书听课程,既打磨时光又学到零碎的一些知识。

定制习惯讲究的是自己喜欢并适应的。如果你并不喜欢一心两用,就不要折腾自己,好好享受专注的时光。

05暂时留白任务

当任务被打断之后,一味地追赶任务进度,可能会让你压力重重。那你就可以考虑没做完的东西暂时搁置在一边,等回过头来做。

但是这个比较适用于前后没有太多关联的任务。对于一些前面没做会严重影响后面进程的任务,我觉得要抽出一段时间分解任务。

06想清楚不做什么

这里的不做什么指的是会让你分心的事情。比如我每周花在看视频的时间会有十几小时之长,这个是会严重消耗我精力的事情,那我就要想办法不做这个事情。比如,增加看视频的阻碍,不办视频会员。每次想看的时候,就用延迟的方法去满足。在周末的时候,给自己设置闹钟,每隔一段时间就来检查一下。

作者在文中说到:我相信,每个想把事情做好最后却失败的人,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放弃得太早。虽然之前做过努力也失败过,但重要的是在每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形成自己独有的做事习惯。要相信,做成事情的道路有很多条,而且在这条路上并不拥挤,只要你能一直坚持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