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的大学时光

2017-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墨小飞

       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一眨眼的功夫又到了将要对大学saygoodbye的时候了,回首这三年,有过苦有过甜,作为一个理工科的男生来说,眼里只有对与错或者0与1,而我就属于后者,因此也就顺理成章的和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电脑也就成为了我大学时候最好的玩伴。

       大学的最后也就是一纸简历,上面记录了大学三年所有的心酸历程,那张纸,也就印证了自己的大学时光。

       我,就读于西安一所非985,非211的理工科学校,不过我很自豪我能有幸被这所学校所录取,因为在我高考之后我对这个学校是一无所知的,只是当时报考的我姐问了我一句:“你喜欢计算机吗?”,我说我喜欢,然后也就糊里糊涂的来了。

       学校是自己选的,专业是被调剂的,作为通信学科的一员,我在校学习了普通高等教育所共有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不痛不痒的课程;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学年接触到了自己专业所应该学习的知识,类似于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音频技术等高深莫测的学科;不过还好,大学三年我坚持下来了,没有惊人的表现,平平淡淡,默默无闻的就这样度过了课堂时光。

       在大二的时候,我很荣幸自己自己加入了学院的实验室,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开始的不熟悉到之后的无话不谈,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互帮互助;在实验室里我接触到了各类学科类竞赛,例如数学建模、博创杯、大挑战杯、TI杯等一系列的竞赛,数学建模使得我记忆尤为至深:一个房间,三个人,三台电脑,进行了为期三天三夜的疯狂建模,那时的我们熬夜到三四点,从未有人说放弃,对着电脑不眠不休,指尖飞速的在键盘上敲打,寂静的夜里,只有键盘的击打声和我们微弱的呼吸声。老师曾经就说过:“大学呢,没有几个熬过夜的通宵那不是完美的大学”,当然这也不是鼓励我们大家去熬夜,只是为了不给自己以后的大学回忆不留遗憾,时光荏苒,我庆幸的是,你们都在。

       从大二开始接触C语言,到大三接触java,我对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记的第一次写出“Hello World”时候的兴奋,还记得第一次输出九九乘法表时候的不可思议,编程的大门也就是此时向我开启。

       学习本身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就看你自己是如何看待它以及是如何投入进去的。无疑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来说学习编程是有多么的困难,刚接触的时候无疑是一个无头苍蝇乱撞,总想着避开难的知识点而去做重复而简单的事情,学习是不能偷懒的,正如自己欠下的债迟早是要还的。那就拿java来说吧,一开始的时候始终搞不懂什么是面向对象,以至于自己在某一时期都想放弃了,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通过看视频和看书来对新知识进行学习的,我不推荐刚入门的就接触java编程思想这类的高思想的书籍,这本书是需要一定基础的人来进行提升学习的,入门可以看视频得到快速的掌握之后再结合看书对自己所学到知识进行巩固加强,一定要多练,多练,多练,不然学了等于没学,刚开始忘记是特别快的,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找项目做,对新知识、新技能进行了解与掌握,一定要注重平时的细节,在学习上做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大三慢慢就开始要做选择了,对自己的以后人生规划做到心里有数,考研?就业?这是一个问题。考研其实是很多人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被迫的选择,人生只有一次高考,也只有一次考研,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大抉择,考研的意义相对于人生是第二次大的抉择,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抓住了就是你的,抓不住也就溜了,我更看好的是那些对自己以后生活和规划有良好规划的人的,是真的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的深度,为了自己以后不留遗憾而做出的正确的选择,在此我衷心的祝福你们,愿你们考研路上永不孤单,来日金榜题名!而于我自身而言,我选择的是后者--就业,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学业水平,冲一冲其实也是可以的,可我更关心的是我弟弟,我毕业的时候我弟弟刚好上大学,两个20多年的学习生涯无疑给家里的父母带来了太重的负担,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我真的于心不忍,即使家里人一度鼓励我考研,我知道他们也是为我好,但是我依旧坚持就业,只是为了不让父母继续那么累下去,我们早已经成年了,可还是伸手党,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天能将自己的钱递给父母,说一句:“爸妈,您们辛苦了”。

       回首大学时光,身边的人有去有留,身边的风景也不断在变换着,时光匆匆,催我们长大,让父母变老,只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个阳光快乐的男孩,在落日余晖下与太阳赛跑,在林间小溪旁嬉水娱乐,愿你我归去仍是少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