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合作过的好译者
翻译是很要求专业水准的。之前做编辑,审过一些翻译的外版书,深刻体会到好的翻译很难得,尤其是遇上日语韩语这种小语种的翻译稿件,能翻译的说通是中国话的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当时我们选择翻译,是看他的专业的。比如如果是财经类,大多数得有这个专业背景,而且翻译起码要求准确无误,术语不能错。如果是技术类的稿子,很多翻译如果没有相关背景知识,根本做不出来。
之前接手过一本书是讲技术进步类的稿件,说的很多技术特别专业,结果翻译的水准太low了,连ct扫描都翻译不出来,对于挖掘机蒸汽机等这些机器的内部构造行话一概不懂,结果之前这个稿子转过多个编辑,谁都不接,最后到我这里只好废掉翻译,重新找合适的翻译来做。
做一个好的翻译,不单单要传达本书的书中内容,更要传达作者的最新理念,跟他们交朋友。在单位做过现代西方哲学家齐泽克的时政类书,《突破可能性极限》,当时选翻译,就要求专业性很高,起码得熟悉现代西方哲学社会学等前卫概念术语,还得了解当下时政热点,尤其是西方媒体政要等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比如极端组织IS等,这个我选来选去请的北师大教授季广茂先生。
后来证明我选对了,季教授不仅对于那些概念术语信手拈来,而且和齐泽克是不错的朋友,能够用外语直接跟齐泽克交流,对于书中个别说法模糊不易懂的地方,他联系那位先生都做了更详细的脚注讲解,而且那位老爷子还很热情,专门为中文版写了序言,详细讲述了他对最新时政热点国际问题的哲学见解,这种一般他在大学演讲才讲的东西,提前在书里给我们讲了。当时把我都震惊了:没想到通过季老师还能出一个独特的版本。该书出版后,受到追捧,语言通俗又不乏专业水准,一些经销商都问,我们出不出齐泽克其他作品,要出有多少要多少。
这几年作过文学外版书翻译,比如莎剧,我看了那么多版本,不得不说朱生豪的译本水准最高,中青社201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原译本全集》,信达雅全做到了,意译的地方处理的很棒。所以,翻译如果不讲究信达雅,很可怕,很多经过专业训练的翻译翻译出来说的都不是中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