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的认识

2020-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N4175崔

      课程的含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设置的所有科目总和和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课程。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对课程本质的深入研究,课程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程已不仅仅指那些明确陈述的、外显的、正式的教学和教育的内容,即显性课程,也包括那些并非用言语陈述的潜隐的、非正式的、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学内容,即隐性课程。不仅包括按课程表所组织起来的全部课内教学内容,而且也包括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各种课外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各种科目静态的集合,还包括对学科教学顺序、进程、时限等方面的统筹动态安排。因此概括地说:课程就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随着教育的发展,课程越来越彰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作用,课程成为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当学校把课程当产品开发的时候,就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当课程成为学校产品时,教育就会更多地发挥唤醒、发现和帮助的作用,可以发现学生的潜能,特长,发现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不断唤醒、帮助中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尤其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们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顶天立地的课程,立地就是基于国家的课程,顶天就是让学生满足个性化最大发展的校本课程。顶天立地的课程也可以说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课程。

      孩子们更需要什么的课程呢?一是个性化的课程。适合本土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每位学生都能选择不一样的课程,让每个看上去一样的孩子,最后变得更像自己,这就是教育的追求。二是多样化的课程。为满足全体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而开设的多样化课程。三是特色化的课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课程。当然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处处是课程,无处不教育,无时不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