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将要被遗忘的钢笔
小时候,钢笔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天天不离手。而现在,它们却渐渐离去。
记得从前,我们对待钢笔有一套有趣的仪式:
挑选钢笔时,要用笔尖在店家的白纸上使劲地划,划的印子不分叉就是好的;当然印子太细也不好,写字累,而且容易划破纸,不受大家欢迎。这粗细的标准拿捏,颇需要一些经验才能吃得准。
买到了心仪的钢笔后,在第一次灌墨水前,也是要经过一番“烫礼”仪式的:准备一杯滚热的开水,拧开笔身,拿掉吸水用的薄铁壳,露出白白软软、存墨水的的塑胶软管,将笔尖放入热水中,用手小心翼翼地捏这软管,热热的开水瞬间就会充满这透明的身体。再倒转过来,笔尖朝上,让热水走遍软管的每个角落,有时还要用手指弹弹笔身,热水才会下到软管的顶尖处。等上十几秒的功夫,将热水挤出,如此重复三次,这才算烫到位了。
据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延长钢笔的使用时间,并且能够让软管能够发挥最大功力,吸最多的墨水——没有经过这个仪式的钢笔,据说只能洗三分之二的墨水,多了就吸不进去了。不晓得真假。
然后,就是真正吸墨水的时候了。那时墨水最受欢迎的当属纯蓝墨水,颜色鲜亮,写出的作文即使内容不好,整页天蓝看着也养眼。纯黑虽然也有人用,但极少,小孩子普遍不喜欢那阴沉的画风,以及那略微发臭的墨水味。蓝黑墨水算是一个折衷的选择,一开始因为数量少,选择的人也并不是很多。但是有段时间,老师不知从哪里听说,用蓝黑墨水写的作文容易让阅卷老师心情愉悦,于是从此后,蓝黑墨水便在同学间流行起来。我也跟风,一用就是十几年,直到上研究生记笔记,还是蓝黑墨水。
吸墨水最好是在满满地墨水瓶中吸,把笔尖轻轻扎在瓶口中,不用来回斜瓶身,轻轻一捏,墨水即吸入笔身。如果幸运的话,只狠捏软管一次,墨水就充盈其中,饱饱的,仿佛吸满血蚊子的肚子,稍稍一碰,就会将墨水吐还出去。但大多数,吸两三次,并倒转弹笔,才能将墨水吸饱。在考试前,这吸墨水的瞬间仿若战士在上弹药一样神圣,是很多考生沉着自我,应对压力的一种调剂。最后,再拿出纸轻轻擦干笔尖的墨水,慢慢扣上笔帽。这才算是完成了。
对于钢笔,我很早就知道档次不一,价格相差千差万别,那好的值钱的,比上文具店的普通钢笔,不晓得金贵多少倍。在电影里,高档的钢笔甚至还成了身份的象征和形象的点缀。可惜,这种风尚随着钢笔的落伍而逐渐消失了。现在,能够从身上拿出一支钢笔的人,除非职业特殊,否则很容易被当成神经病。生活变化如此之大,十几年前的我们,可能无法想象。
现在,能够被称为“万笔之王”的,可能要数各种中性笔(签字笔)了。从一开始,我十分反感这种模样简陋,随时可弃的不环保品种,觉得是对钢笔和环保的一种“挑衅”。但世异时移,中性笔凭借强大的便捷性和适应能力,已经占据了我的生活,挤走了钢笔在我包中的位置。虽然它们如此相似,以至于我都不记得我手中的这支笔是什么时候买的。但的确中性笔比容易漏水、没水的钢笔,踏实亲切了很多。开包即可使用,繁琐的挑选和灌水流程统统免去。可以想象,在书桌上,钢笔看着中性笔逐渐得势,心里一定很不舒服,但世界就是这样,过时的东西,即使再有情怀,大家还是不会回头的,一如那好用结实的按键手机,像古董一样躺在无数人的抽屉深处。
最近,不晓得为什么抽风,我又去文具店买了墨水和钢笔,想要在本子上写点什么东西。但这些东西在文具店已不是从前那般好找。付钱时,老板也是一脸感怀。有些东西,是要变的。但我们希望变的不要那么快,譬如我们手中的钢笔,让我们再多握一段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