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行挖万科高管,这说明了什么?
最近,王石在“万科的国际化”的主题演讲上表示,深圳特区的设立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一部分,“不让认为‘走出去’才是国际化,实际上,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对外开放,接受外面的资金,外面的技术,外面的人才,这就是国际化的过程”。
王石回忆起了万科在国际化过程中经验,1986年,万科要与一家美国的制造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之前我们和港商签订类似的加工协议,一个合同最多三页纸,如果是国内做贸易的话,合同有半页就够了。但和这家公司的谈判用了一年时间”,王石解释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谈如果万科把厂房装修了,在关厂的时候,是否会恢复,如果恢复的话,要恢复到什么样子?“我当时就非常生气,我们还没结婚呢,现在就开始签离婚合同了”。在最后签署合同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电话黄页的厚度了。
这段经历让王石感触颇深,“这显然是一种契约精神,我们按照合同把该想的想到了,闹分家的时候就会非常顺利,虽然这么多年我们没有业务往来,但是我和这家公司还是保持着非常友好的私人关系”。
显然,王石在1986年遇到的问题,现在也困扰着万科的年轻人,2013年万科到美国投资,签合同的时候,万科的谈判代表非常气愤的向王石抱怨,“对方给的合同有一本书那么厚”,而王石一笑了之,“我们也聘请当地律师事务所,让他们来审查合同,认为不合适的就提出理由,还可以增加一些保护我们的条款”.王石说,“结果很顺利,现在我们在旧金山已经有3个项目了,在纽约也有了2个项目”。
王石说,国际化并不神秘,只需要按照契约精神,按照国际惯例去做就可以了。
对于合资公司高管人选,王石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的投资团队是百分之百在当地聘用。尽管很多合作项目都是绝对控股,但是我们没有派一个人”。王石认为,发达经济体已经有了成熟的法律、管理、制度,各方面也都透明、规范。因此,作为合资公司的大股东应该完全相信管理层。
“我们和新加坡的一家基金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一个房地产投资公司,各占50%股份,一般来说,你派董事长,那我派总经理,你派CEO,那我派财务总监,就是要互相制约”,这样的原因在于互相不信任,王石总结道。而让王石出乎意料的是,新加坡的这家基金公司,并非派驻一个高官,而是交由万科团队经营,甚至不超过10亿人民币的投资项目都不用报批,只需向董事会报备即可。
在谈到跨国公司本地化时,王石建议一把手尽量聘用当地人才。“跨国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如果第一把手不用中国人的话,那是有问题的”。他解释称,“虽然全球一体化不断加深,但各国文化差异还是相当大。如果不能重用本地人才的话,显然发展会受到制约的。
王石在演讲中还提到了褚时健对自己的影响,“他搞的香烟可以和万宝路抗衡,显然是对质量管理有独到的见解”,王石称,“褚时建曾说影响质量的关键不是在工厂,而是在烟田,他抓质量是从种子开始的,要引进高质量的烟叶,等把烟叶运到工厂的时候再讲质量,已经来不及了”。
褚时健七十高龄上山种橙子的经历,显然也让王石钦佩不已,“他74岁那年我去拜访他,我很好奇的问,橙子什么时候可以挂果,他回答说6年”,“我心里一算,挂果时他都80岁了,我就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了些体会”。
王石开玩笑说,“一晃他都90岁了,褚橙也确实很好吃,很多家长都会买来给准备高考的孩子,因为这个叫‘励志橙’”。“我希望企业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时候,也看看中国的企业家当中,有哪些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觉得褚先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位”,王石表示,“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互联网业好,电商也好,新的生命科技也好,我相信人们情怀的追求,面对未来,面对后代,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是中国企业家应该发扬光大的”。
在谈到“住宅产业化”时,王石表示,万科已经建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从住宅发展商转变为了住宅产业化的技术引领者和技术承包商。“很多同行很聪明,跑来挖万科负责住宅产业化的高管,高管还可能带一个团队过去”。“但我们的建研中心不是你挖就能挖过去的,所以万科的技术还在往前走,同行挖万科的人,说明这条路就代表了未来”。
王石表示,现在全球都在面临着气候变暖等问题,而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雾霾,水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这是万科的机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环境更适合人居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