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想你也曾是少年
-------------我们常常努力去保护和爱,但却走错了方向。
刘瑜在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慢慢长大》中提到,要孩子其实是一件极为自私的事,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是在用别人的生命让我们自己的生命更加完整,正是因为父母渴望在虚空的人生之中有所寄托,体验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他们才把自己所有的期待到放在了孩子身上。你可以否认她的观点,但你不得不承认,儿女是你唯一能放下所有戒备信马由缰去爱的人,而在这种无私的爱中,你得到了最大的自由。
“我是过来人,说这么多,是因为我经历过,不想让你走弯路。”我想父母应该都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但你们不让我们经历,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弯路,给我们选择的权利,因为我们不想一生都走在平坦的路上,我们知道唠叨都是爱,但这种爱可能让我们永远不敢前行。
我一直在想父母到底想让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后来我发现所有的父母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嘴上说我只想让你成为一个健康阳光快乐的人,但潜意识里还是希望你能在这个基础上成为一个哪怕有一点点小成就的人,他们希望儿女能让他们感到骄傲,这很正常,但“望子成龙”的爱未免有些极端,你们自己一生安于平凡简单,又何必让孩子去体验成龙成凤后云端的痛苦和挣扎。小学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梦想是成为动物园园长,零食店老板,但是听到同学们都说想成为科学家,医生,警察的时候,那些简单真实的梦想,反而说不出口。我希望父母能告诉我们:任何职业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贵贱之分,你可以选择一生平淡,你也可以选择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过上令人羡慕的优越生活,但两种生活所付出的代价和后果都要自己承担,你永远要拥有与梦想相匹配的能力,只要你能对你所喜欢的事业倾注敬畏和热情,这就够了。也许当父母去给我们灌输这样的观点时,我们才能更加坦荡的面对自己选择的生活。
爸妈,我想你也曾是少年记得以前初中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总觉得就会自动归为所谓的“坏孩子”行列,然后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这时就会光顾耳边,这样的情况现在在很多家庭依旧,未来可能也会持续。我们惧怕一张试卷就判定了我们的好坏,我们害怕父母失望,更怕被放弃。你们可以苛求我们成为优秀的人,但你们不能让我们成为和别人一模一样的人。你要意识到,当你在和其他父母讨论孩子的成绩,排名时,其实你在很自私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希望父母能告诉我们:只要你认为这个成绩和你的努力成正比就行,只要你认为你还有能力做的更好就行。也许这样当我们在面对那份成绩单时,就会多一点做得更好的冲动,就能多一份基础,以至于当我们在未来面对人生成绩单时,能更加乐观和豁然。
爸妈,我想你也曾是少年我今年十九岁,父母都四十多岁了。记得那天晚上和老爸讨论同性恋群体问题的时候,我没想到,我们的分歧竟然那么大,身为九零后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正常,我也很希望社会能给这些人多一点空间和尊重,但老爸却觉得这个群体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这就是精神畸形。听到他这些话,刚开始有点生气,后来想想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又怎么能苛求有对事件一拍即合的观点,谈到后来,我甚至有点愧疚,原来平常看似大大咧咧的老爸,思想里有这么多自己世界的规则 ,原来我们沟通的这么少,以至于我这么不了解他的世界。当你的父母开始回忆过去,说明他们真的老了,他们开始回忆以前你是多么听话,多么可爱,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属于他们。可我们大了,父母看到我们新潮的打扮,他们会不理解,听到我们那些偏激的想法,他们会极力去纠正,我们也许会愤怒,会生气,会觉得他们保守又落后,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的父母其实在尽力找很多共同的话题想方设法的和我们聊上几句,他们希望在我们的世界里能有一点存在感,父母深知他们与我们之间存在着深不可越的代沟,但请谅解他们只想用自己那些总结了半辈子的经验和道理帮你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梦想,有同情心,勇敢又敏感的人,哪怕你不听,他们都想试一试。
爸妈,我想你也曾是少年所以不论你是多少岁的父母,想想你也曾是少年,又何苦牢牢抓住我们的手不放,请给我们权利,让我们成为大声歌唱,努力微笑的人,所以不论你是多少岁的孩子,请给你们的父母时间,让他们学会用爱正确的方式去指引和帮助你,也希望你们在不多的相处岁月中能彼此共勉,帮助对方成为人格上不轻于怀疑别人,见识上不过于相信自己的人。
最后用刘瑜这封家书中我最喜欢的话结尾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