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买EOS(二)DPoS机制浅析
本文由币乎(bihu.com)优质内容计划支持
EOS的DPoS机制是其最大特点之一,具体是神马东东呢?
我们知道区块链最核心要素之一的就是共识机制,就是互不相识的N多节点如何就统一账本达成一致。
比特币、以太坊等最主流币种都采用PoW工作量证明机制,通过全球巨量算力做保障,安全性很高,因为发展至此,个体掌控全网51%的算力已经不可能。
但PoW也有效率较低、不环保等诟病,目前PoS开始作为“更先进”的共识机制亮相,以太坊在第四阶段,也将采用PoW+PoS的混合共识机制。
PoS全称Proof of Stake,意为权益证明。通俗地说,就是谁的代币多、代币时间长,谁获得记账权的概率就更大----谁叫他是最早进入的大股东呢?
PoS的优点是达成共识时间缩短,不用消耗能源去挖矿。
DPoS中的“D”为“Delegated”,意为授权、委托;DPoS与PoS的主要区别是所有持币者选举若干代表,由代表参与记账。
EOS定义民主选择出的代表为区块链网络里的区块验证者,代表这个术语可以与“区块验证者”等同使用。由21位代表作为网络中的主节点。代表的工作内容除新建区块,还有签署和验证交易。这些代表是由EOS代币持有者投票成立的“授权事务所”。Daniel Larimer(EOS创始人)选择在EOS网络中只有21位“委托者”,是因为过多的委托者会分散EOS代币持有者的注意力,造成代币持有者决策力的削弱。
Daniel Larimer曾说:
“你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多数人来组成可靠的系统。一开始比特股(BitsShares) 是100位委托者。然而对这100位委托者没有足够的群众监督,因为比特股持有者没有过多的注意力去审视这么多的委托人代表。将其降低到21位,能够减低系统运行的成本,因为网络必须奖励运行完整节点的每个人。”
EOS通过建立管辖权、与其它相互接受的规则来进行治理。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包括对签名的章程哈希,这样,将用户牢牢与章程绑定在一起。
章程和协议可以根据以下规则修改:
修改由得到17/21支持率的出块者提出。
17/21的支持必须连续维持30天。
所有用户必须用新章程哈希来签名其交易-->表示对新规则的绝对认同
出块者将章程修改反映到源代码中,并将其通过提交更新哈希上链-->代码即“法律”,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上链。
出块者同样要管理连续30天的17/21支持率。
至此,所有节点用一周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章程。
不能兼容新章程的节点被自动关闭。
此项规则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分叉制定了应对措施。因为法律都需要与时俱进,更不用说智能合约的代码。EOS的章程/代码改动,采用了“一党制”的民主集中:大家投票表决,不能搞小党派、自立山头(分叉)。同意投票结果的就接着玩儿,不同意的就一边凉快去。
如果出现类似以太坊DAO被黑的突发事件怎么办?EOS有应急处理机制,这种情况下,出块者可以加速上面所述的规则修改进程。这也像我国的体制,特事特办,不用全部按照流程走。
由此可见,EOS放弃了部分去中心化,来达成更高的效率。这样做有没有坏处呢?
它可能存在以下弊端:
(1) 投票者的不关心
依靠代币投票会造成这样的共识问题。历史上,通过去中心化的投票来治理,都只有不到10%的人参与到其中。
(2) 投票越来越趋向中心化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创始人)用“公共地悲剧”理论(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资源分配有所冲突的社会陷阱)来说明:“因为每个投票者只对结果有很小的影响,激励他们去正确地投票要低于理想社会激励水平的几千倍,这意味会出现像大家都把币委托给交易所来投票,并不关心交易所如何投的情况”。
(3) 激励偏差
持币者和用户是两类人,持币者被利益驱使所激励去提高币价,而常常这些持币人会导致价格涨幅不稳定,这对使用系统的用户来说无益。
从博弈论来看,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不存在最完美的方案,只有相对最合理、高效的方案。如同几年前一位外国朋友看到昆明地铁已修通后感叹,印尼首都雅加达想修地铁,开会讨论N年没有结果;而咱们说修就修了,城市交通因此大幅改善。
==END==
欢迎留言给阿辉,或者点个赞也行。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
全文转载无须授权 | 关联阅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