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读书笔记3

2022-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幼鱼

其实读完第二章第二节以后,我并没有多大的感触,也写不出什么读后感。但刚才看到徐公3天前发的一篇文章以后,我突然有一点点理解这一小节的意思了。

第二章第二节 身份: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

这一节刚开始,周岭提到了彪悍一只猫对自己的影响。彪悍一只猫经常对自己做积极的自我暗示,先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是一个做大事的人,然后再去付出行动。

我没有做过这种心理暗示,因此也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能不能真的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毕竟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能成功,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就在往自己身上套各种枷锁,对自己的未来不断设限。

有的人也许会认为这是成熟的表现,知道自己的能与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说实话,这种活法没有对错之分,平凡的人生也不一定就不值得过。

人们对怎么样度过一生的看法好像总是在不停地变换,也许前一段时间还在打鸡血,仿佛人人都陷入了不奋斗、不成功就不如人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到达顶峰之后,又有一波人跳出来说平淡是福,我们不需要这么内卷。

互相矛盾的说法让很多人,包括我也陷入了迷茫当中。好在周岭并没有陷入这种鸡汤模式,觉得大家都应该暗示自己要做一个成功的人。

他只是从培养阅读习惯这件小事上下手,告诉我们制定阅读计划是在盯着最浅层的结果(what)去行动,而少部分人却能够去探索怎么做(how)和为什么要做(why)。所以后者写下阅读的意义,改变阅读目的,让自己输出、实践,让阅读效果最大化。

而极少数人能看到“身份”这个层次,花大量时间思考:通过阅读,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这段话让我产生了思考,对于阅读,我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处于哪一层次呢?

首先,我定下了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的计划,但同时我也有一个模糊的身份认知,通过阅读很多认知思维方面的书,我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对问题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通过阅读心理方面的书,我希望能了解人性和自我,然后去理解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通过阅读哲学、经济和一些从宏观角度看问题的书,我希望能跳出心理和思维的微观世界,从更高的角度来了解我所生活的世界。

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我都沾到了一点边,但是却没有花大量时间深入地思考,也没有像第二层次那样大量输出和实践。

能够明确身份的人才是高手,能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改变自己。如果你打心眼里认为自己就是个平庸之辈,那你的内心很难强大起来。

这一点在我看到徐公那篇文章后有了些许体会。追梦是爆款历史微头条的大佬,不知何时他跑去搞了一个无人直播带货,竟然在一周内卖出七千多单的货品,预估佣金高达10万元。

徐公很快就邀请了追梦分享自己的经验,还自己亲自上手实验,并且把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内部成员。

而我的认知却还停留在周岭所说的“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的程度上。

之前我跟着群里的半糖老师学习了爆款微头条的写法,学费挣回来了,但并没有沉下心去好好听课练习。这是我性格上很大的弊端,总想快点看到收益,却又老是避开核心困难,企图走捷径,最后发现还是走了一条死路。

社群里有那么多分享课,那么多小伙伴都在挣钱,可是我看都没看,就已经在心里下了定义,这件事我做不了,人家能够成功,那是有很多积累,而我处于要什么没什么的阶段,还需要继续打造技能,才能厚积薄发。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这是不是在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呢?

阅读、采访写稿、报写作提高班、听写作课,做这些事情的目标在哪呢?读了那么多书,什么东西都没输出,听了那么多写作课,一篇上稿的故事都没写出来,总想着要把花钱买来的老师讲过的课全部听完才可以动手写。

然后成果呢?那么多写作课要听到什么时候?产品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呢?答案就是遥遥无期,只要能把输出产品的时间推得越晚,需要走出舒适圈的时间久越晚,在舒适圈里待得就越心安理得。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先准备好了才开始做,而是要边做边学。如果我从身份上就已经把自己的能力限定死了,恐怕这种无效的努力,永远都只会感动我自己。

事实上,没有正面反馈的努力,又能坚持多久呢?

所以归根到底,不能总是停留在学习的层面上,动手实践才是真理啊!

那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呢?

第二章第三节 语言: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心理建设该从哪里开始,很简单,那就是语言。面对一件没做过的事情,从“我可做不到”变成“我怎样才能做到”,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上的积极转变了。

语言学家本杰明.沃尔夫说:“语言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思维内容。”

其实不仅仅是语言,动作姿势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内部状态,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势,哪怕是假装的,都可以让你看到一个跟平时视角不同的世界。

那么刀子嘴的人一定是豆腐心吗?其实并不然,刀子嘴成了习惯的人,也许真的会影响到她内部的性格呢。

说起这个,我想起婆婆跟公公的相处模式。记得两孩子三个月时,公公刚过来帮忙,从此开启了一段充满火药味的难熬的日子。

当时婆婆对公公是一直充满抱怨的,她认为自己嫁给公公几十年没有享过福,成天操劳家务,照顾孩子,而公公每周末从学校回来(公公是民办教师),却从来不知道帮她分担家务,没事就往菜地跑。

那时我跟我妈聊起这些事,我妈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她觉得,那个年代的女人,能够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已经算是享福了。因为公公是民办教师,婆婆的婆婆每天负责下地干活,公公每周末回来也赶紧去地里干活。

我妈当时根本没时间在家里带孩子,要像男人那样去挑土修大坝挣工分,孩子都是扔给村子里年纪很大的老人捎带着看一眼。

所以她很难想象,我婆婆会因为这些事情长年累月地埋怨公公,甚至每年都要大吵几架。

当初我观察过婆婆跟公公说话的方式,的确很别扭。比如她想让公公帮她做点事,不会心平气和地提出要求,而是用愤怒指责的语气说公公没眼力见,或者用讽刺的语气刺公公一下。

现在我已经很难回想起她当时具体怎么说的了,因为现在她平和了很多,说话语气也变得越来越正常了。

那时我甚至有点同情公公,因为婆婆说话真的很奇怪,很平常的一件小事,都能带着火药味刺你一下,让你感觉她的负面情绪来得莫名其妙。想要帮忙是人之常情,正常说出需求就好,为什么非要先让对方产生内疚、羞愧或者自己犯了错的感觉,才允许对方来帮自己呢?

我当时想了很多,也许是因为她一边愤怒于亲人对自己的忽视和不够关注,一边又觉得自己索求关注和帮助的行为不够得体,甚至有些罪恶感,所以才会先激起对方的内疚,才觉得心安理得吧。

其实吧,有些老人也许表面上有点作,但他们渴求的东西也许很简单,只不过是亲人简简单单地一句“听到啦”“好的,我马上去做”,又或者是饭快做好前出门,跟她打声招呼的尊重吧。

想到这里,还挺理解婆婆的。语言的力量,的确是非常大的。

第二章第四节 理性:成功,最怕一开始就对自己说不可能

这说的不就是我这种人吗?想要做一件事,打完鸡血没几分钟就开始退缩了。

还没做呢,就想到了很多可能的阻碍,却不知这些阻碍其实就是你的想象,你的想像成了做成一件事的拦路虎。

“一个星期收入十万”看到徐公发布这条朋友圈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

别说十万,就算微头条带货月入六千,我都感觉自己做不到。曾经有段时间我一直在摇摆不定,不知道该写微头条、问答还是写故事,或者继续写采访稿。

最后我选择了写故事和采访稿,原因是先打造一个过硬的技能,再延伸到其他领域。

这种想法也算不上多么不对,但总觉得哪里还是有点不对劲。至今我还是想得不够明白。

不过周岭的角度跟我不同,他用稻盛和夫举例,证明如果人想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做到“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意思就是要大胆假设,进行头脑风暴,不去评判,写下你能想到的所有方案,再匪夷所思的都不要放过。接着再用理性的大脑去剔除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方案,确定以后,要用更加乐观的心态去实施。

而普通人通常是反着来的,在起点时开始悲观地认为自己做不到,停滞不前。好不容易开始做了,又过分乐观,急于求成,希望很快看到成果,结果频遭打击,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具体行动中萎靡不振、痛苦煎熬,没过多久就放弃了。

所以周岭提倡的这种方法,其实还挺反人性的。有的时候,过于理性也未必是好的呢,多一点大胆的想象,也许就在踏出那一步时,你会发现自己走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