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芙蓉村

2022-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细雨寒沙

因为一个人,念想一个村。知道桃渚有个芙蓉村,是因为文友黄老师老家在芙蓉。听她在群里说起过芙蓉村老宅旗杆里、景点狮象镇门等,着实很吸引我。后来又读到文友写芙蓉村的美文,我就萌发了要去芙蓉村走一走的念想。今年,在最美人间四月天里,终于在黄老师的盛情邀约下,我走进了芙蓉村。

芙蓉村为黄姓聚居之地,因村西南的高山耸立高崖,三峰突起,状若含苞待放之芙蓉故名芙蓉。据《黄氏宗谱》记载,“唐末时,干戈烽起,始祖平阜公欲觅桃源仙境居,弃官避世远走他乡,遂从蒲城偕兄弟携眷仆,经温黄转台临,见此地群山叠翠,蟠溪环绕,龟蛇卫护,狮象镇门,芙蓉插翠,天挺其秀,是理想中的居住之处”。于是“择日迁居,拓荒僻壤,繁衍生息”。

芙蓉村是浙江省级传统村落,具备古村落应有的古宅、古井、古树、古道等基本元素。村庄布局合理,道路肌理清晰,一条玉泉溪从村中九曲回肠穿过,那些枕溪民居小筑,错落有致。村庄北面的那条大溪叫蟠龙溪,承载发源于白岩山的那一片山水,蟠溪自西向东环村而过,雨季时溪水澎湃奔腾,久旱后会断流乃至干涸。

知道我到芙蓉村,桃渚镇文联主席林老师也抽出时间赶过来。林老师说:芙蓉,我来过多次了,还是想来。她就像一本好书,有常读常新的感觉,每次来都会有新的发现。更何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林老师,是个热心肠的学者。

黄老师,生在芙蓉长在芙蓉,是地地道道的芙蓉女儿。她对芙蓉村的历史名人、人文景观、自然景点等都很了解。一路上,她指引我们走进旗杆里、石道地、花台门等故宅;走过文化路、文化门,在乡贤林里小憩片刻。参观村文化礼堂时,她向我们介绍芙蓉村的历史文化名人,讲解龟蛇卫护、狮象镇门、天挺其秀、芙蓉插翠等景点故事,娓娓道来,把我带入芙蓉的过往。经过芙蓉小学旧址时,她饱含深情地说起她在这里读小学的往事。不愧是老师,口齿清晰、讲解生动、有趣,俨然是个地道的导游。

从黄氏宗祠里出来,我们在宗祠东边由天津画家王悲秋题写“临海芙蓉邨”的照壁前面合影留念。

黄妈妈得知女儿带文友来家里,亲自擀了手打面,精心为我们做了三大碗色香味具全的面条。满满的一大碗面,我好不客气地吃个精光,感觉特爽。想上一次吃手工擀的面条,可能还是小时候在父母家吃的,现在我们吃的都是街上买的机器做的面条。这碗面让我吃出了妈妈的味道。期间黄老师喊他母亲:阿姨,黄妈妈喊她小丽,多么亲切的称呼,我恍惚间好像看到过往我和母亲相处的情景。

下午,我们穿过南岙隧道,到村后的山上走走。爬山时看到一片开紫色筒状花的植物,黄老师摘下一朵花,手指摁住花的口子,在额头上一碰,发出“砰”的一声。她说这种草那里的土话叫小炮仗,小时候她们经常这样玩。好有趣,我也摘了几朵花学着做。走着走着,又看到一种土话叫风螺旋的野草,白色的花花绕着茎开成一圈一圈的,像一只风螺旋。她说小时候她和小伙伴们常拿这些花花草草玩。我说在我家乡,在荠菜开花结籽时节,我们常去房前屋后拔些荠菜来,把侧枝披一披,然后摇摇会发出“簌簌簌”的响声,我们把这当拔浪鼓,哄一些哭闹的小孩子玩。讲起小时候的趣事,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这会儿,我们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在田野玩耍的岁月。

离开芙蓉时,黄妈妈还一路小跑为我指路,一再叮嘱我下次再来,乡里人就是这样纯朴、亲切。初见芙蓉,也是匆匆一走,那些老宅的故事,那些自然景点的传说,都还没来得及细究。林老师说下次作协要组织到芙蓉村采风活动,让我到时再来。期待再次走进芙蓉古村,好好走走这里老宅、古道,好好爬爬古村周边大小山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