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6建议十七、变组结构、放大活学功效

2023-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文芳读写

今天阅读《为真学而教》第167-180页建议十七的内容,变组结构,能够想到的是大单元教学,和群文阅读的课堂模式,语文学科联合风格近似的作者的作品,或者是一个人的若干部著作进行对照联想,不确定高中的课程中有没有这个课程,开学回去记得和语文老师确认一下。

那么数学呢?类比联想就是牵动神经的一连串儿内容组合的过程。冯老师在开篇提到三角性面积计算的过程,学生不断想出来形式各异的方法。

所有变革都要涉及对象的内在结构,以及它与外界元素之间的关联。

学材再建构,搅动资源活水

学材就是学习的资源、材料,它基于教材,而又超越它。

在结构之中教知识。这句话是冯老师的原创。

其二,让学生参与学材建设。

无论是先从教材还是导学案,还是参考书的顺序,学生都可以参与顺序的调整。

其三,在既定学材中翻跟斗。

即使单篇教学,也可以进行具体内容重组合、再建构。

这里提到单篇,按照语文角度来看是一篇文章,文本解读中能够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析。

记得一次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公开课中,授课教师在对教材的顺序调整之后,评委老师也是教材的编委问了一个问题,“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教材的编写顺序是这样的呢?”

变演绎为归纳,让学生多发现,提高知识迁移率

传统式教学中先讲基本原理、定律说清楚,然后讲例题,然后是变式的思路。我们就是这样的方式中学习数学内容的,尤其是高中数学的模式,作者看来,这种方式是演绎式的。在我看来立体几何的证明就是如此的,先是四条公理,只是在后面的探究中可以初步探索,实际上不少学生的不熟练一方面是空间感不强,另一方面是自己尝试的不够多,小心翼翼去体验的机会也不多。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确实很多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归纳分类,得出一般结论。实际上孩子在家里学习的时候还是会习惯于请教,让家长帮忙解决。说明没有自信的时候,还是没有强烈的愿望进而愿意去尝试,被鼓励的次数不多。

归纳能使学习者从具体走向抽象,由现象抵达本质;归纳能让人们实现认识的质变,并有所发现。

迁移率的高低说到底是由核心知识的获取主体以及获取途径之不同而引发的。在演绎式教学中,它由教师或教材交给,而在归纳式教学中,主体是学生,途径是自取。

“让教”优先,让教成为最好的学

(读出来这里的让是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尝试,多提供机会的让,不是强权类型的教室氛围。)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教给别人听的输出过程也是一种强化学习。

巴西教育家弗雷雷曾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

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是相对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转化,尤其是学生教老师做教师。教师通过向学生学习增强技能。

冯老师提出来“教是最好的学”,北京十一学校“生物达人”叶大家说“最好的学是教。”不同的方式都在表达输出倒逼输入,通过给别人讲增强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对学生而言的,金字塔学习结构理论中也提到通过讨论和讲给别人听的学习模式是高效学习。

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教,信任的力量能够鼓励学生多尝试,培训小先生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

要为让教定好位,这里提到了对班级中有能力担当讲解任务的同学是一部分,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能实现。

从范教和“小让”开始,具体的方法就是逐步尝试和探索,教师有策略的放手,学生才能有步步为营的进步。

方式不拘一格,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有因材施教这一说法。

用也可以致学,在学与用之间实现互哺

学以致用,用可建功;用以促学,学能行远。

用和学是双向互动和成全的过程。将用与学高度糅合起来,即学即用,用即是学。

以综合性学习任务调用新知,在用中驱动自主性学习。

将新知嵌入旧知之中,在用旧知的同时学得新知。

将材料以“非标”形式呈现,在多变中渐显知识之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