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面对催婚的你
你以为悄然长大,却不料催婚大军浩浩荡荡
小时候喜欢过生日,羡慕着终于会在生日之后向着大人的路上又近一步,突然在某一个生日之后,妈妈开始提醒你,是时候需要找一个人来照顾你了。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问谈对象了吗?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开始和你还有你妈妈开口婆心的说,要赶紧找对象,不能成为剩女,仿佛你没嫁出去就是在吃她们家大米一样,我相信有好心,也清楚有很多的不怀好意。
幡然醒悟,哦,催婚。
他们总是告诉你,到了一定年纪,该结婚,该生孩子,没结婚没孩子的人生就不是标配,总是告诉你,不要要求太高,不要太挑剔。总结起来就是,你既不是美若天仙也不是身家过亿,找个能凑合过日子的就行了,一遍一遍给你灌输那些所谓正确的人生经验,直到连你自己都开始信了,你不能太挑,你应该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了,爱不爱也没关系。
可是没人告诉你,平淡的婚姻里充满了鸡毛蒜皮,凑合的日子里填满了乌烟瘴气。多少人在婚姻里和现实抗争中被伤的体无完肤,有人忍痛离开,有人重复着死循环郁郁寡欢。
直面感情问题
我第一次和妈妈深谈婚姻的问题时,我告诉她,如果某一天因为现实的重担,舆论的压力,被迫结婚,自身能力不能得到提升,生活质量不能提高,笑容不能比以前更多,我不会选择在油盐酱醋里打转,而是会选择离婚,不会征得你和爸爸的同意。当时妈妈诧异中带着气愤,竟然有这种不安稳的思想,却也清楚的知道我的性格,本身不是受气的主,决定的事没人能拦得住,更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
妈妈是五十年代的人,我很能理解她对我有这些思想的诧异,接受需要过程,我可以耐心的跟她心平气和的沟通良久,我的婚姻不是她们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为成年人,我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一样,我可以给自己做主,也会对自己负责。
钱能自己挣,饭能自己烧,旅游路线能自己规划,我为什么要勉强自己去凑合生活,是钱不好花还是世界不好玩!
我既没有看破红尘,亦不是想孤独终老,只是我很清楚,即使我不知道我要什么,但是我一定知道什么是我不要的。
婚姻的本质
婚姻是一纸契约,契约建立的初期,双方是一种旗鼓相当的平衡状态,古时的门当户对,今日的三观一致。结婚后,如果其中一方走的太快,另一方原地踏步或者走的太慢,便会打破平衡,婚姻就会出现问题。
男人事业有成时抛妻弃子的例子不胜枚举,年轻一无所有时一起创业,男方事业有起色时,豪气万丈的对妻子说,以后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于是女方退居幕后,再不过问职场的任何事情,安心以家庭为主,后来男方出轨了,离婚了。无论这个男人如何狼心狗肺不懂感恩,都不能忽略女方远离职场跟不上对方步伐的责任。试想一下,你花尽心思完成一项重大项目,兴高采烈的去跟对方分享你的喜悦时,对方却置若罔闻只记得下午打麻将胡了两次。当一次两次三次之后,你再也不愿意去和她分享,因为已经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你觉得陌生了,疏远了,最后投入了别人的温柔乡。
自古以来,农村的婚姻关系很稳定,因为夫妻双方的节奏一致,生活方式改变很小,另一个人的三观变化很小,不会出现一个人往前跑一个人原地踏步的情景,矛盾少,婚姻关系自然稳定。
见过美好,也相信美好
印象中,我初中的英语老师和马叔叔,大抵是这么多年里,我最想用琴瑟和鸣去形容的一对,也是我最羡慕的一对。老师的儿子比我小一岁,她有一颗赤子之心,而我和她这么多年亦师亦友。
老师喜欢晚饭后动一动,马叔叔喜欢宅在家里看书,每次石头剪刀布决定跟谁走的时候,总是能遂双方心意。不在一起时可以电话说两个小时家长里短,不嫌烦,在一起时即使一方忙的两人相对无言,另一方也会懂且心安。
幸福,不过如此。
你闹时我懂你的活泼,你静时我懂你的安静,你诉说时我愿意倾听,你遇不顺时我能站在你身后分析利弊。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活中有99%的问题可以用钱解决,还有1%的问题有钱都解决不了没钱更无法解决。
婚前浓情蜜意,婚后油盐酱醋,你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开始融入另一家人的生活,他的亲戚变成你的亲戚,他的爸妈变成你的爸妈,后来有了孩子,你们要抚养孩子长大,你们要照顾渐老的父母,你们想变得更好,发现,甜言蜜语最后还是败给了生活的捉襟见肘。
所以相信爱情,更要相信银行里有钱的重要性。
对自己说
在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的时候,不必着急,不必心慌,不管有多少人觉得你应该结婚了,觉得你应该去过大多数人一样的日子,你都应该利用自己难得的单身时光,去好好挣钱,去安心读书,去多多见见世面。
不管什么时候,不会因为别人给的一点点好就以为遇到了爱情,当遇到对的人时,自己能配得上优秀的他。即使有一天,因为各种原因要分开,起码可以经济独立的开始新生活,不会因为生活压力而不敢对别人说不。
往后的风雨再大,我还是会跟着自己的心走下去,不放弃,不妥协。我这么努力,不是为了要过凑合的生活。
最后把卢思浩的话送给自己:爱的时候不辜负人,玩的时候不辜负风景,睡觉的时候不辜负床,一个人的时候不辜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