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茶语,感悟人生

2020-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Jeff_大勇哥

品茶,不仅仅只是茶与水的融合、人与人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宣扬。喝茶四要为“精茶、真水、活火、妙器”,配以花道、香道,再置身松石泉边、茂林修竹、皓月清风等风景秀美之自然之所,那感觉之妙美更是无以言表的。喝茶,是于平凡处挖寻乐趣的活动,虽简单却要具足仪式感,或独饮或得仨俩友人,可获不同感受,正所谓“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四五为泛,六七为施”,故而饮者宜少不宜多。

饮茶,可分为四个层次,如果仅当饮料作解渴之用,大碗海喝,称之“喝茶”;喝茶之时,慢慢饮用,细细品味,称之为“品茶”;追求环境、气氛及冲泡技巧,称之为“茶艺”;在饮茶的过程,融入哲理、伦理、人生观、价值观,以此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昭雪,这便是饮茶的最高境界,称之为“茶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老子.道经.天地之始》),什么又称得上道呢?道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玄乎,也没有电视剧里描述的那么神秘,它的本意只是客观世界的本源本体及其发展规律。茶,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生灵,既有着自己独立的属性,也可折射出万物之间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的规律;茶道,便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人文体现,是反映着人与自然和协共处、相依相荣的关系。正如我现在所用的这套茶器,便融合了天地五行之自然道法,风炉用铁铸造从“金”,炉中烧的菊花碳从“木”,炉上煮的茶汤从“水”,木碳燃烧从“火”,盛装茶水的陶壶从“土”,而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体现了“保和大和”的阴阳协调。

日本茶道提出了“和、敬、清、寂”的精神,四字简洁而内涵丰富,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其中“和”既指表示和谐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体现了支配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表现人与人要和气,茶事要和谐;“敬”指本源自禅宗,禅宗主张“我心即佛”,认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相互敬重;“清”即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不能有所马虎;“寂”是茶道追求的最终境界,没有它就没有茶道的存在意义,表现为整个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客均怀着严肃的态度完成共事活动。日本茶道归于“清寂”,出了尘世而少了人间烟火气,有着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相比之下,我国茶道精神更有入世之美,也更切合实际生活效用,可以概括为“和、静、怡、真”四字。“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可以理解为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怡”是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畅适,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

茶道,听着讳莫如深,简而言之就是那个品饮仪式、那种庄重气氛容易让人平心静气,平静就会澄清,澄清就会理智——而这些正是当下浮华躁动社会所缺少的沉稳品性,一个社会健康成长的精神脊梁,也是一个家国繁华富强的根基保障。繁花障目、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世人总是不自觉地迷失在花花世界里,忘记了真实的自己,模糊了生活的初衷,丢弃了真正的快乐,其实救赎的方法的很简单,比如静下心去好好地饮一盏茶汤,听听内心真实的声音,让生活慢一点、再慢一点——这就是茶道的现世功用。我也在追寻茶道文化的旅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