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故事每天写1000字

一本教你发现并对隐形精神暴力说不的书

2017-10-31  本文已影响46人  泛小州
《冷暴力》

一提起暴力这个词汇,你可能很快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系列的消极词汇,比方说,虐待、贬低、摧毁、欺凌等等。

你可能会说,这些行为太让人抓狂了,但这却是现实存在的、无法避免的。世界上不可能只有美好的事情存在,有好就有坏,有美就有丑,事情都是相对存在的。一个人不可能一直好,也不可能一直坏。漫漫人生长河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叼难、愤恨的事情。

自己作为一名老师,自然是看尽了各式各样的家长,真可谓是阅父母无数。这些父母当中有陪着学生一起听课,为学生细心讲解的。也有对孩子的学业充耳不闻、不急不慢的。有脾气好的,也有脾气坏的。有明事理好说话的,也有刁蛮不讲理的。总之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就看你想做哪一种。

有一位家长,我印象比较深刻,或许是因为我给她的孩子带过课的缘故吧,相对就比其他学生更了解一些。她们家有一儿一女,父母名下房产数套。房子排着队等着装修。如果你要找他的家长谈谈话,问他在干什么,问他有没有时间,他总是会说:“我最近在装修,家里忙的,很没有时间。”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无比地羡慕这么完美的家庭:一儿一女完美的搭配,房子几辈子都住不完,课外补习班排得满满当当,孩子身怀绝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可谓是人生赢家。

但如果说到他们家重儿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你可能会很快咬牙切齿,为她的女儿打抱不平。

每当儿子在学校有什么活动的时候,她总是积极地回复和响应,会把你咨询地特别透彻,了解个精光,生怕信息掌握不到位,耽误了儿子的活动和学业的进步。但如果女儿有什么事情,她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提不起什么心劲来。

好多次放学回家的时候,她的女儿总是面色凝重。有老师问他:“你怎么看起来不高兴呢?”

她扭捏着回答道:“我不想回家,回家妈妈会打我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很少说话,不敢主动发言,和同学很少来往,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当中,久久难以走出来。

然而,这恐怕不仅仅是个例。大千社会中或许存在着许许多多这种情况,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因此我也会在平时经常思索这个问题,既痛心又无力去改变些什么。往往只是叹一口气,将这个问题,一直搁置下来。心里祈祷着,希望有一天这些父母可以大发慈悲。抛掉那些腐化的思想,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丢掉暴力,传播和谐,让世界充满爱。

最近我读到了一本书,名叫《冷暴力》,它是一本畅销法国20年的心理学经典。作者专攻暴力行为的研究。暴力行为,或者说精神虐待,广泛发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以不正当的方式欺凌和控制其他人,从而使施虐者达到一定的目的。

通过看这本书,仿佛是间接回答了一直以来困扰着我的那个问题。真可谓是雪中送炭,打通了我对很多心理学问题的任督六脉,使我在教学和生活当中掌握了一门特殊技能,使我能够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安静地找到所蕴藏着的答案。

暴力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夫妻之间、员工之间等等。通过反常的手段,对受虐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比方说焦虑、绝望、易怒。

职场中不顺心了可以跳槽,但是生活中,一日夫妻百日恩,两个人要白头偕老,所以难免会磕磕碰碰。而一旦施虐者有掌控欲以及其他暴力倾向,那么这种病态行为就会严重地对夫妻感情产生两败俱伤的影响。这种影响,由于受虐者不敢向施虐者反抗,没有地方可以发泄出来,所以就会转而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子女。子女,成为夫妻关系的间接受害者,从而在他们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得他们健康的身心失调,长大之后产生厌食、暴饮暴食、坏脾气等等,成为问题儿童,变得特别难管,最后误入歧途。这样,一代传向一代,一代传向下一代,代代相传。

下面对待儿童的方式有损其心理健康:
1.言语暴力
2.虐待与贬损的行为方式
3.拒绝给予爱与亲情
4.不符合年龄的过度或不相称的要求
5.相互矛盾或不可能做到的管教指示

这些夫妻问题在旁人是无法经常见到的,所以直接的影响人是家庭内部。而当家庭外部成员去协调的时候,有些父母却打着管教孩子的幌子,浇灭了自己欠缺而子女有的东西的火花。子女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余的,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会慢慢地产生绝望,像丢了魂似的,作者把这种状态叫做,“失去灵魂,还依然活着,一切如常。”

那么该如何保护子女免受这样的困扰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脱离这种有虐待倾向和暴力倾向的环境。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环境不是想脱离就可以脱离的。解铃还需系玲人,最关键的是父母自己意识深处的觉醒,避免对子女进行严重的伤害,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除过家庭以外,职场中也存在着精神虐待。它往往表现为对员工的人格、身心、尊严进行贬低或者嘲讽等等。

弗洛伊德曾经说道:“在群体里面,个人的特征会消失,并且产生双重的身份认同:个人在水平的关系中,对群体以及个人在垂直的关系中对上司。”

在男多女少的单位里面,女性往往会成为受害者,被男同事骚扰。曾经在很多地方看到过这样的视频:视频里面许多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说说笑笑,男女之间互相勾肩搭背,做一些惩罚性的游戏。网友在下面的各种评论让人不堪入目。

如果某个部门换了领导,这个外来的领导不被这些群体的成员所认可,那么就会产生以下欺上的暴力行为。而以上欺下往往是滥用权力压迫下属,用暴君似的行为自抬身价,从而为自己树立权威增加砝码。

职场的精神虐待往往表现为:打击对方的信心、破坏对方的名誉、在各种团队活动中孤立对方、抓住对方身上的某一个弱点,无限放大,从而使得对方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就会很难在这个部门呆下去,从而就达到了封堵其发展、离间其与同事关系、让其走投无路的邪恶目的。

而无论是哪种精神虐待、在什么领域、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相同的地方都是能酿成难以痊愈的后果:混乱、怀疑、压力、恐惧、创伤等等。

精神虐待这么普遍,难道我们要坐以待毙吗?不,我们要理智地使用自己的智慧,与其做艰苦的斗争。

首先我们要冷静下来,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好施虐者、受虐者是谁?施虐者有哪些反常行为?他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受虐者要放弃容忍的姿态,坚决进行自卫,不为其所害。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给对方留下把柄,同时留下施虐者施虐的证据,借助第三方进行求助,保护自己正当的权益不被侵害,从而掐灭精神虐待者的嚣张气焰,为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注入一股清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