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圣地
每次回乡,我只要一看到空旷旷的操场,总会驻足多注视一眼。严格来说,那不是操场,它只不过是一块水泥地板,上方架着篮球架罢了。后来,又有人在地板上画了线,它就变成了一个篮球场。
其实,那个地方以前没有水泥地板,却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是给我们启蒙教育的学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里不再有孩童的笑声,学校已不复存在,一切归于沉寂。
然而,我还是那样地怀念过去,怀念我的童年,就像我的父亲怀念他的过去一样,一代接着一代,口口相传。相信以后,我记下的这些往事,又会呈现给后人。不管它有没有价值,都是历史的见证。
村落小而偏僻,建立起来的学校不会像现在那样有规模。整个学校就有一位老师,而且是民办教师,没有办公室,没有休息地方,讲台就是老师的领地,那块空旷地就是学生的活动场所。
我心目中的圣地学校共有三个年级:一、二、三年级,共用同一间教室,教室里有三块黑板,共分为三组,每组一个年级,上课采用的是复式教学。
那种上课情景,依然清晰再现在我的脑海里,跳跃地闪动着,挑拨我的心思。
老师上课时,一般是每个年级上10分钟左右,轮流进行。比如,一年级上课时,二、三年级同学写作业,或者是自习。
说是自习,不如说是一起上课,只要眼睛一斜,就可以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什么,耳朵里灌进的尽是上课声。
我心目中的圣地写作业嘛,就是练习写字,可是哪里能写得好呀,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我发现,这种上课方式的好处是:能提前预知新内容,又可以巩固以前的旧知识,思维灵活的,可以跟上高年级的内容。
弊病是:干扰太大,互相影响,真正学习的时间有限,学到的内容太少,一个学期下来,授课内容讲不全。
但是,那个时候的我们哪有这般心思?
我心目中的圣地只要有伴就好,只要有乐就闹,上课时就等着老师说:“下课!”,“嗡”的一声,蜂一般飞出去了。
那块场地顿时卷起了烟尘(不下雨的时候);下雨天时,止不住我们的脚步,踩水花,故意淋雨,有时还会传来喧哗声,那是有人滚在泥地里,引起的哄笑声,当然,还有老师的责骂声。
不会忘记的,还有这样的话:“闺女,读书尽力去读,好快点放学回家去背妹妹!”,那是同学的妈妈隔着玻璃窗喊进来的话,这话成为我童年时代最漂亮的一句话。
时光已逝,我总以一种虔诚的心情凝望着那块操场,旧事翻涌出来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纯真了。
我发现,这里的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