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时代的悲剧
《雷雨》是曹禺先生发表于1934年戏剧作品,剧作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北方一个周姓的大户人家30年的恩怨情仇,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揭示了它所依存的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一部深刻的悲剧作品,是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大团圆结局,一般都是先悲后喜,以喜悦欢乐的气氛冲淡作品压抑悲愤的氛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第一是因为中国是农耕社会,先民们在长期的劳作中发现,不论是农作物的生长还是日月的更迭、四季的往复,都是周而复始的圆形变化,因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圆”作为审美理想的最高追求。第二是因为中国人自古以儒家为家学,追求“”中庸”的思想,强调和谐中和为美,因此,崇尚“大团圆”结局;第三是因为中国人喜欢温情美满的生活,对未来抱有天真而固执的信念,并且受佛教思想影响,相信善恶有报的因果思想,相信好人最终会有好报,恶人最终会受到惩罚。因此,中国少有纯粹的悲剧。但《雷雨》一改中国剧作的传统,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悲剧。
《雷雨》中的人物都是时代的缩影,也是时代的悲剧。鲁侍萍原本是一位勤劳聪明漂亮的女孩,但因为时代和家庭的原因到周家去做女佣,而她的特质也吸引着年轻有理想的周朴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冲破门当户对和阶层差距的爱,虽然周朴园也曾动了真情,可是最终不能战胜家族联姻,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最后还是狠心的抛弃了鲁侍萍,真爱抵不过时代的偏见,而时代恰恰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周朴园虽然在事业和家族的利益上不断攀升,实现了所谓的“成功”,而良心的质问却折磨着他的内心,因此,鲁侍萍是时代的牺牲品,而周朴园何尝不是?
《雷雨》中作为周朴园现任妻子的蘩漪,虽然他和周朴园有共同的儿子周冲,他们一同生活了十八年,但周朴园的封建家长制思想让蘩漪难以接受,蘩漪作为五四以后新时代的女性,她追求的是独立自由,她敢爱敢恨,甚至为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他在孤独寂寞之下和周萍偷情却认为是自己的真爱,最后不惜让自己的儿子周冲去阻挡周萍,蘩漪的悲剧正是中国新时代女性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而个体意识觉醒,与中国封建思想产生重大冲突的矛盾,鲁迅有一篇文章《娜拉走后怎样》,探讨挪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要实现真正的自由独立是要脱离她生长的环境才可有全新的生活,生长在盐碱地的花儿注定是要枯萎的,因此蘩漪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雷雨》中的周萍、周冲,他们是封建家庭新时代青年的代表,虽然周冲暗恋者四凤,并且天真的想让四凤上学读书,他又何曾不是年轻时的周朴园,而周萍和四凤的相爱就是周朴园和鲁侍萍当年的翻版,我们不能悲观的认为周冲和周萍最后可能都会成为周朴园,但我们能看到周朴园的人生之路就是和封建思想斗争最后被同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周冲如果要重出封建思想的影响会有多难?而四凤和周萍的怀孕已经宣告了她人生的悲剧命运,她的未来需要怎样的变化才不成为今天的鲁侍萍啊?!
《雷雨》中的鲁贵完全就是封建思想的奴隶,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命运需要自己做主。由此,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对中国人的精辟概括: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鲁贵就是这其中的一员,鲁贵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还是因为几千年的封建腐朽思想的奴化,让他已经完全没有自主意识,只有奴隶意识,这难道不是时代的悲剧?
《雷雨》中的鲁大海犹如一股清流,在长期的底层生活中他已经意识到了斗争是唯一的出路,但强大的黑暗势力将魔爪不断的伸向他,他在这个社会中显得孤单,时时有被吞没的危险,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
时代呼唤着雷雨!被压迫着呼唤雷雨!
而这些旧时代的被损害者、被侮辱者、被毁灭者,它们终将成为革命这场雷雨的主力军,也许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牺牲和努力终将会换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雷雨》用纯粹的悲剧唤醒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