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还是那山水
事遇快意处当转,言遇快意处当住。
人生很多事,都是自起点始,一路高歌奋进,疾驰而进,待要思考一路的收获与感悟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回至原点。人生只有经历过磨砺,人生只有经历过流汗流泪,才知道每天的太阳真的不一样,它距离我们时远时近,它的光芒时暖时冷。
把不一样的太阳,看出一样的心情,这便到了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是一个心不再被外界所诱惑的年龄;不惑之年,是一个心里静的能够听到自己呼吸的年龄;不惑之年,是一个能够看到空气中飘荡的清尘的年龄。进入不惑之年的你,你还是你,但你又不是你。
这让我想起一个划分人生境界语句,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禅机深奥。它简单而精准的阐释了佛教的一句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反映的就是一个人心里与精神层面的成长或者功成。
山水我们初来这个尘世,心中便住进了一个自我,自我意识的驱动下,我们便有了区别心。这是我的,那是他的。有自我心或者心执,我们的一双眼便是寻找与索取,势要把这个世界看个清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有了智慧,懂得了忍让与克制,我们心中有了执着。很多事情,自己不喜欢,但还会认真的去做;有很多人,根本不敬爱,但还会虚情假意的去交往。
不喜,不爱,但自己还会去接受。我们执着的认为,不去这样做事,物质生活不能有保障;不去这样交往,自己晋升与提拔,便是遥遥无期。心中的期盼,心中的目的,决定了自己行动,而却从来不会再去思考自己的精神,再不去听从心的声音。
此阶段,我们便有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用佛家一句话来说,
用道家的话来说,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这是一种境界,反应了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一种心境。
起初,我们有自我意识后,先停留在有我之境,可谓自私心,受本能影响,不由自主。
将生活的经历淬炼成阅历;将实践的知识酿造成智慧。我们才渐渐的体味到人生的真实,才能感受到自己虚伪。那颗心,不停地呼唤与召唤,让你清醒的想到回归,让你抛弃了尘世幻象,要走向真实的自我。
正如你为了追求幸福,一年难得与家人团聚,奔走江湖;你为了财富,每天深夜难得休息,衰老过早的爬上了你的脊梁,生命过早的进行了透支。此刻的你,方才知道,月下与家人共饮一壶茶,便是幸福;春风里,你有妻儿共赏柳荷,亦是一种美满。
此刻的你,“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带着一颗简单的心,上班做事,平静;带着一颗纯粹的心,交往朋友,安顿。仰头望看湛蓝的天,心情开心;低头望见搬家的蚂蚁,心情如意。这应该就是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地。
无我相:需要我们遇到兴奋的事情,需要节制,不要过于放浪形骸,恣意胡来,你再大,大不过天,你再厉害,厉害不过自然,此亦是“事遇快意处当转”。说话遇到激越之时,亦是需要冷静的思考,让自己的心沉一沉。此亦是“言遇快意处当住”。
凡事努力,却不固执;人生积极,却不贪恋;一世前行,却不滥情。这便是我不惑之年的生活了,这便是我要继续前行的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