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
看到英子和刘静这和谐的画面了吧!
在刘静面前的英子,放松、快乐,就像是跟自己的闺蜜聊天一样。
跟在自己妈妈宋倩面前完全不一样。
虽然英子很爱妈妈,但是在妈妈面前总是紧张、害怕自己做了妈妈不喜欢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讨好妈妈。
但我个人的想法觉得,她们母女相处的,像上下级。英子对妈妈总是又敬又怕。
而英子和刘静的相处,就是妥妥的闺蜜呀!
很多妈妈告诉我,“我要跟自己的女儿做闺蜜!!”
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妈妈们不仅没跟女儿成为闺蜜,甚至连朋友的谈不上,还有一小部分的母女好像用“敌人”来描述更恰当。
不知道家长们到英子和刘静的相处模式,羡慕了没。
今天我们就好好剖析下,刘静的沟通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英子快乐的跟刘静分享着“脏脏包”和“海盐奶茶”。
刘静开心的接着这些话题,虽然这些话题跟她的生活相距很远。
但她完全没有觉得,这是不务正业或是对此漠不关心。而是尝试找到共同点。
虽然吃了一脸的黑,刘静还是开心地回应着“好像是整人的,但是还挺好吃的”
相对于宋倩连油条都不给英子买,不让英子吃。
英子当然会跟刘静更有共同语言。
其实孩子并不是拒接跟家长交流,而是家长把交流的门堵死了。
如果孩子给你分享了她喜欢的食物。你是带着兴趣尝一尝,还是一口回绝“吃这没营养,少吃点。”英子跟刘静科普刘慈欣,告诉她,学校里很流行《三体》《流浪地球》。
刘静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她却知道儿子喜欢看《流浪地球》。
看过剧的家长们应该知道,刘静夫妻二人几年都没有陪过孩子。当他们发现跟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时,并没有强迫孩子改变,而是改变自己。他们专门去体验儿子喜欢的赛车。
而在这段剧情中,刘静清楚的知道儿子喜欢看《流浪地球》。尽管她连刘慈欣都不太熟悉。
家长们,当你们发现自己跟孩子有隔阂,无法顺利沟通时。或许可以效仿一下刘静和季胜利,好好的去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而不是在孩子尝试跟你们沟通时,只是敷衍,或是拒绝。粗暴地告诉孩子“没有营养”,“对学习不好”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刘静的应和,让英子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开始向刘静表达自己的梦想,安利自己的偶像。
我看这段的时候,留意到英子的脸上熠熠地发光,比任何时候都有光彩!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刘静并不觉得现在是高三,就不能去憧憬梦想。或是必须把时间全部放在分数上。
而是真挚的回应了英子的表达“英子,你是真的喜欢天文”“你把阿姨都迷着了。”家长们,想想看。
如果孩子们积极的跟你们分享着自己的一切,你们都给予这样的支持与鼓励,怎么可能不跟孩子成为无话不谈朋友呢!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当英子想起了妈妈,就又进入了战战兢兢的状态。
她因为想学天文,想考南京大学。但却完全不敢告诉妈妈!之所以能够成为闺蜜,就是因为无话不谈。
什么都不敢说的母女,果然只是“塑料姐妹花”。
如果没有看过剧,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刘静之于英子,毕竟不是妈妈,所以能够以朋友的身份给予支持。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难道她能不提成绩、不提学习吗?那么,接下来。
我们就分析下,刘静是如何跟孩子沟通“垫底”的问题。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跟儿子面前,刘静主动提起了儿子考试成绩不好的事情。
但请大家注意,说到的时候,都没有任何指责和批评。
只是很平静的问儿子,你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们呢?是不敢说吗?
我们对比一下童文洁跟方一凡谈蹲班的沟通状态。
童文洁一上来就是兴师问罪和指责。怒气冲冲的告诉方一凡,蹲班的事情。
方一凡直接就进入了对抗的状态,回答说“我不要蹲班”。
在那篇文章中,我也提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指责,会让孩子直接进入对抗状态。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于是季杨杨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带任何负担。面对儿子的成绩问题,刘静没有怪罪孩子,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说是因为自己从未问过孩子关于学习上的事情。
家长们面对孩子的状况和错误时,是不是仅是指责孩子的问题了呢?
那么各位指责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孩子出现错误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呢?
这就好比发现房子着火,在灭火之后,我们一定要去排查起火的原因。是由于易燃物造成的吗?如果不排查,就会有再次失火的风险。
而很多家长在亲子教育中,一般只灭火,不排查原因。所以出现家长掏心掏肺的去讲道理,而孩子依旧我行我素!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刘静问儿子,你想学什么专业。儿子回复的很直接,没想过。成绩差,想也没用。
刘静听到后,不仅没否定,还肯定地支持了他。并且郑重的告诉儿子,希望他一生快乐。
孩子得到了这种支持,不仅不会进入对抗,反而会放下之前所有的顾虑。
所以刘静讲的道理,他也会认真去考虑。
我们要明白,人的大脑一般到25岁才会成熟。家长希望孩可以更理智、更懂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本身想法稚嫩、不成熟,也是正常的。
在冲突对抗中,要避免跟孩子进入对立状态,直接对孩子进行否认。而是要尝试进入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孩子。
就像刘静一样,清楚地知道儿子为什么喜欢赛车,并且对此全力支持。
接下来需要解决冲突,刘静知道高考的重要性,而儿子不以为然。所以在认可之后,她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有效论据。
“即便你要去舅舅那里工作,那里的工程师也都是踏踏实实学出来的。”
在已经被支持被理解的情况下,季杨杨已经进入了刘静的逻辑中去。
当他进入了刘静的逻辑,就可以理解“高开必须考”论点。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季胜利这段话,跟童文洁“给妈妈考个文凭”的言论完全形成了对比。
季胜利告诉儿子“高考是为自己,不是为父母!”
季胜利为了讲明白,应对高考确实是辛苦的,分享了自己高考的经历。
这是个很棒的方法。孩子吸收知识除了课本上、课堂上。更能从家长分享的经历中吸收营养。家长的每一次分享,孩子都会有所收获,成长右脑。
很多时候,家长们希望孩子更懂事。与其讲道理不如讲讲自己曾的经历。孩子会从这些分享中,重新整合自己的大脑,最终实现大脑的成长。
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季胜利在说到复读时,刘静直接就打断了。并且给了儿子一个非常肯定的评价“我相信杨杨一定考得上。”这种肯定就给了儿子一个信心。
相信大家还记得,童文洁对儿子“吊儿郎当”的评价吧。这种评价多了,孩子就会信了。这就叫做“身份认同”。你给了孩子一个正面评价,孩子就会接收到一个正面的身份认同。你给了孩子一个负面的评价,孩子就会接收到一个负面的身份认同。你给了孩子怎样的评价,孩子就会成为怎样一个人。
所以刘静的肯定,会让季杨杨改变面对学习的态度。所以当刘静告诉儿子,需要先定个目标,然后再去努力时。
季杨杨自己开始找解决方案了,他告诉父母,自己分析过,是物理没有发挥好。
所以刘静当告诉儿子,可以去找宋倩补课,季杨杨完全没有对抗。因为这个解决路径是他自己提出来的。相反,季杨杨还感谢了妈妈的做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刘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虽然没有大声吼叫或是指责、抱怨。但孩子却全盘接受了,不仅没有跟孩子形成对立,反而一家三口形成了统一战线,这应该是很多家长所期待的局面吧!相信读到这里,家长们大概就能理解了,刘静的沟通究竟有怎样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