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被别人暴打,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叫好?

2020-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程子若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十岁多的男孩被一个中年男人堵在电梯里暴打,一个黑衣男子上前劝阻也被一通胖揍。究其原因是,这个熊孩子曾经和其他两个男孩一起按这个中年男人的门铃,还往门铃上倒水;再往下深挖,这几个男孩曾经欺负过这男人的女儿。

这的确是个熊孩子,做的事情让人憎恶。新闻下方,很多人留言说打得好,就应该打,可谓是引起了公愤。

我十分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对熊孩子有滔天的怨气?熊孩子怎么就变成了公敌?难道这些喊打的人都曾经被熊孩子祸害过?

又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个新闻,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在公交车里故意用脚触碰一个男子,那男子忍了片刻,突然起身,一把抓住男孩,举了起来,用力往地上摔去,然后用脚踢踹,充满了强烈的暴力色彩。

这视频看得我非常不舒适,这男孩固然熊,而这男子更是满身戾气、一触即发。

我把这视频给朋友看了,朋友淡淡道,看吧,熊孩子在家父母不管教,自然有其他人管教。

我听到朋友的回答,很吃惊。这朋友是个年轻妈妈,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同时也是个大学教师。她怎么能如此漠视不合法的暴力行为,而轻描淡写地说这是管教?难道这社会对待儿童已经如此不友好了吗?

我开始想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熊孩子做的那种乱按门铃、欺负女孩等等的事,的确很讨厌。虽说不是很严重,但就像眼睛里的沙一样,膈得慌。

2、打熊孩子比较有胜算。同样被冒犯,如果对方很强壮,自然要忍一忍;但如果对方是个半大的孩子,那种王者被青铜挑战的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打人的画外音就是:“小屁孩,敢惹我?真是不知死活。”

3、社会压力山大,很多人都活得很憋屈,只好柿子挑软的捏,打孩子出出气。

4、自己也是这样被不友好对待的,于是同样不友好地对待孩子。这也是一种(不好的)文明的传递。

5、以此自我警示,要好好管教自己家的孩子。就像我那个朋友一样,她不符合以上四点,但是个严厉的妈妈。

说了这么多,我仍然很困惑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又想到其他的新闻,每当孩子陷入危险的困境之中,总会有很多人施以援手,新闻下方也都是满满的赞誉之言。其实大家还是很爱孩子,社会也充满很多正能量的。想到这里,我总算释怀了。对于熊孩子的喊打之声,或许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罢了。

最后,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打”是最不可取的方式。

打,就像兔子被逼急后的张嘴一咬,有点儿悲壮。可人不是兔子,总应该比兔子更有办法。不要想着打,而要更聪明地解决问题。

之前也有过一则惨烈的新闻,一个父亲因为自己的女儿被欺负而拿刀冲进校园,捅死了欺负人的男孩。

就这样的新闻,都会有人叫好。这究竟好在哪里?男孩没命了,就当他罪有应得,这杀人的父亲也要锒铛入狱,这被欺负的女孩子则要一辈子活在阴影里,心理能健康吗?

这种方式实在太悲壮,其实完全没有到以命抵命的那一步,又何必如此极端呢?

打,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是困兽之斗。在打之前,我们要开动脑筋,多沟通多交流。

不打熊孩子是个大学问。

对自己家的熊孩子,父母要多学习正面管教等相关的教育知识,并不断实践,培养出不熊的好孩子。

对别人家的熊孩子,更要慎用打的方式,可以看看《非暴力沟通》《第三种方式》等书籍,学习更高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言传身教把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自己的孩子,达到多赢的局面。

希望我们都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技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