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你最美的样子

2020-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半夏之花

想要开启真正的阅读,这个想法已经很久很久了。

然而“想”和“做”之间,永远相隔了“行动”。

在家是可以“读”,但奈何环境舒适、懒散,看小说之类尚可,想专注、有效的读一本理论书籍,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在茶几上读,坐于小凳小椅,半小时后,会觉得高度难以忍受,桌子太矮,肚子挤压着,脖子垂得生疼。

在餐桌上读,坐配套餐椅,略优于茶几,1小时后也觉得略略不适:脚或许不完全垂直于地面,眼睛和面部离桌面太近…肩膀开始不适。

坐于阳台书桌前,开窗离马路略近,人声车流不绝于耳,关窗又觉沉闷不得新鲜空气。开空调觉得冷,关空调又略感燥热……

你或许会说“矫情的很,自己不想读,读不进去,反而处处挑剔!”没错,也确实有此种原因,但是:家,压根就不是读书、阅读的地方……

时值秋日之中最最舒适的时光,屋外的秋风徐缓的吹拂,叶子在树顶悠闲的招摇着……好想去屋外。

可是,所到之处无不有熟人行走,心中些许羞愧——“人人都奔波烦恼着,这人竟然有空看书不用坐班,真闲呐!”

因此,想要找一处能安心读写的去处,实属不易啊。

去过临近的新华书店,为着仅有的几处桌椅盯点、占座倒也罢了,最多的则是心烦干扰的音乐、无人管理和干预的嘈杂吵闹。与其合作的另一半场馆,主营点心茶饮,尽管无人问津、桌椅闲置,却不待人坐。要坐可以,来一壶花茶、一份点心方可。价格、味道暂且不提,想想“我是来看书的?”,还是来“休闲的?”

都说“知识无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则完全相反。华丽的装帧,高昂的价格,常常令人望而却步。

以前还曾想,现在资源丰富又便捷,儿童图书借阅馆遍地开花,成人付费阅读触手可及,图书馆恐怕成“图书展览馆”了。

随手搜了市图公众号,预约进馆,踏进大门的那一刻,终于体会到它永远也不会被取缔的原因。

除了空调风孔传来的声音,除了安静、就只剩下安静。

徜徉于一排排展览般、分类陈列的书架,无声无息,感觉自己的脚步无比轻盈。随便找一处座位,选取一本想要静心来读的书,整理心境,开启灵魂的旅行。

不用看别人,因为抬头多了、动作多了,反而会暴露自己不专的姿态。每一个或低头翻页、动笔速写的身影背后,都有一颗饱满有趣、生动多彩的灵魂。

回炉、充电,是我们一辈子都应该做的事。生命的姿态固然千奇百怪,但能有一席之地,心无旁骛,沉浸在文字、墨香之中,也不失为“社会人”的又一幸福。

这里,是阅读真正开始的地方,是心灵的港湾,也是灵魂惬意行走的秘密花园。

                        ——9.17 潦草手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