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羞很烦恼?爸妈别担心孩子害羞、认生的原因其实是这个
上周约朋友时,朋友带着孩子赴局了,小编对可爱的小宝宝向来就没有抵抗力。
本以为可以撸撸娃,不曾想到小家伙一见到我就直往朋友怀里钻。在准备伸手示意想抱抱她的时候,甚至还哇哇大哭。
图片来源:soogif朋友说,之前还好好的,谁抱都可以。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越长越回去了,别人一抱就哭,就差上厕所带着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认生”是正常现象
从宝宝出生开始,我们会很关心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什么时候会翻身、长牙齿、站立、行走等等我们都会很关注,但对于宝宝的心理发展过程却很少会注意到。
宝宝之所以会突然变得认生,其实是宝宝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认生表示孩子已经开始萌发自我意识,是孩子成长发展历程的必经阶段之一。因此,孩子认生爸妈不必太过担心和焦虑。
图片来源:网络0~3个月 的宝宝这时候无法区分熟人和陌生人,因此宝宝一见人就乐。
3~6个月 的宝宝,认知能力已经开始发展,可以慢慢地区分出哪些人是“熟人”(经常照顾宝宝的妈妈、其他家人),哪些是陌生人。
6~12个月 的时候,宝宝开始认生,可以区分出熟人和陌生人,会表现出对亲近人的依恋,对于陌生人接近,就会有哭闹、躲避等反应。8~12个月达到“认生”高峰,也就是到平时有些妈妈说的“上个厕所都走不开”的阶段,但之后会逐渐减弱。
图片来源:Unsplash“认生”的错误做法
对于“认生”的宝宝,爸妈除了要对宝宝心理发展阶段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对宝宝的细心引导。
当宝宝在生人面前表现出害羞时,不要随便当着宝宝的面说宝宝“胆小鬼”、“没有用”等负面的词。
更不要强迫宝宝打招呼,嬷嬷经常看见有些爸妈为了所谓的面子,在孩子认生不肯叫人的时候,有的竟然出手打孩子!
这样强迫孩子“外向”,不仅不尊重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甚至还会让孩子对社交更加恐惧,根本是“揠苗助长”。
“认生”的正确引导方法
很多爸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前落落大方,担心孩子小小年纪就如此怕生,对长大后的社交关系有影响。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卡格恩曾对一批有羞怯性格倾向的2岁儿童进行过一项长期研究。在这群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卡格恩进行了追踪调查。
结果发现,那些最初有羞怯倾向的人,2/3的人长大后仍是这种性格,但有1/3的人克服了羞怯对性格的抑制作用。
由此得出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环境和社会机遇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图片来源:Pixabay因此对于处于认生阶段的宝宝,爸爸妈妈们可以从以下3方面来引导:
多外出
对“认生”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多带宝宝出门,可以先从宝宝熟悉喜欢的场所开始。
如小区楼下的小朋友在开心玩耍时,妈妈可以多带宝宝在旁边看着,让宝宝慢慢适应接触外界,等宝宝不抗拒再鼓励宝宝去尝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图片来源:Pixabay循序渐进
对于生人,不要一上来就想着抱宝宝。可以先从远及近,先和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先和宝宝在同一间房间里玩耍啦,爸爸妈妈与之沟通的时候面带微笑等等,都可以帮助宝宝克服害羞心理。等熟悉后,就可以再进一步接触宝宝啦!
鼓励接纳
对于害羞的孩子,我们除了多多鼓励孩子尝试和及时对宝宝的进步给予肯定外。我们也要摆正心态,允许孩子“害羞”。
图片来源:Pixabay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也不应该都是千篇一律的外向。允许孩子“害羞”比强行让孩子“外向”更重要。
世间万物皆有时,在接纳和爱的土壤里,说不定什么时候种子就自己破土而出了呢。
喜欢记得点击关注和分享让更多人知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