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静静写读书笔记

宋代理学家的所谓“得君行道”

2015-06-03  本文已影响1835人  游水的鱼儿

——

理学家政治取向既明,他们又该如何实践外王,取得权力呢?得君行道应该是主要和当时理想的途径。关于“得君行道”余先生探讨了朱熹和陆九渊、张栻和吕祖谦的两组形态,以下一一说明。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得君行道”这一概念。一“得君行道”是理学家关于实现“外王”的理想;二“得君行道”以得君为重,至于道则本已在手,不是这一概念中的重点;三理学家的“得君行道”含有强烈的政治主体意识,得君不能不通过某个人,而行道行的却是群体的道;四行道之所以必须得君则是传统权力结构使然。厘清以上四点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历史是如何演绎的了。

朱熹与陆九渊——朱熹的登对、陆九渊的轮对,二人对此均报以极大希望,期望面论肺腑,愿意为此忍受,理学群体即使内部有学术争议和矛盾,但对他们的努力的期望和支持却是一致的。

从北宋程颐开始,理学家已表现出“得君行道”的倾向。程颐《上仁宗皇帝书》中写道

“王道之不行二千年矣。……以陛下忧虑天下之心行王道,岂难乎哉?孟子曰:以齐王,犹反手也……然而行王之道,非可一二而言,愿得一面天颜,磬陈所学。如或有取,陛下其置之左右,使尽其诚;苟实可用,陛下其大用之;若行而不效,当服罔上之诛,亦不虚受陛下爵禄也。”

面圣陈词正是南宋理学家争取“得君行道”的基本方式,认为这是在权力源头发动更改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才有朱熹在获孝宗登对召见时的敬慎将事,以及师友的事前关注和事后沮丧。才更有陆九渊“当居易以俟命耳”,为了等待再次轮对,不惜“郁郁度日”两年之久,他们对与君王的遇合有着很高的期望,这种遇合很显然不是为了个人的仕宦前途,二是为了所谓“得君行道”,为了整个理学群体的目标,因而得到理学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必然所在。朱陆二人“得君”的意念同样强烈,但由于行道是共同的目标,所以不存在为得道而互相竞争的意识,相反他们都非常愿意甚至帮助对方把握住得君的机会,关心彼此的答对,以至于双方在内圣方面的分歧也体现在这种关切之中。朱熹与陆九渊关于“学问之方”的鹅湖之会且不去说它,而关于“轮对剳子”就有一番公案,朱熹提出“向上一路未曾拨转处,恐是葱岭带来”的疑问,陆驳“肺肝悉以书写,而兄尚有向上一路未曾拨着之疑”。得君行道的做法和途径是理学家群体的共识,但从内圣学的角度理学家们的分歧则是十分明显的,在这番得君行道的遇合中,他们之间的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立即暴露出来。

 背景补充:朱陆之别,最通常的说法是类似孔孟之别,陆重行道德(孔子重道),朱重知伦理(孟子重志),陆认为“本心与物欲的对立要求革新去欲,心即理”,朱认为“天理人性,气质之性,性即理,故而要格物穷理”。

张栻与吕祖谦——“轮对”以及此类的制度在得君行道中发挥独特作用,理学家群体相当重视,有些群策群力之意,张栻得孝宗赏识,多次召见,他与朱熹常有书信往来,商议如何感悟君心,以把握这种得君行道的机会,这里不仅有理智的计较,还有情感的托付,张栻语“惟是吾君聪明,使人眷眷不忍置耳”,陆九渊语:“低回之久者,思欲再望清光,少自竭尽,以致臣子之义”。吕祖谦时与张栻同住临安,也曾参与朱张讨论,他自己的轮对也会请教朱熹,曾书云:“虽尘露未必能裨益,要且得气脉不断耳。” 。 "得君行道"俨然是理学家群体的一个政治战略性默契,他们会互通声气,从群体得失的角度考虑问题,发动志同道合之士,扩大己方的政治势力,相互激发奋斗勇气。朱熹的作用尤其重要,不仅是理学大宗师,更是一派政治领袖。但是,通过“轮对”争取“得君行道”的做法也并非适用于各个时期,南宋孝宗之后,这一风气也就划然为止。

余先生对得君行道的进一步阐述和思考。

第一,得君究竟不是要说服皇帝先修内圣之学,再凭内圣精神转化力去治国、平天下?朱熹在讨论人主正心诚意的问题时有段话:“吾人向来……却是成己功夫于立本处末甚端的。故其论此,使人主亦无下功夫处。”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要求皇帝先涵养是多么不切实际,所以也只能在“知见”的层面对皇帝进行说服工作,也许这就是他们不能持久和成功的主要原因吧。

第二,理学家真以为几次轮对便能改变皇帝的决定吗?当然不是,理学家一定要“得君”实际就是清醒的认识到了权力结构的问题,“君以制命为职”是权力的大原则。

第三,“得君行道”是外王领域之事,而理学以发展和完成“内圣”为范围,理学家却热衷于“得君行道”正表现了理学传承儒学之终极目标“平治天下”。

第四,“得君行道”集中显现于孝宗一朝,体现孝宗的特殊性。

老实讲,“得君行道”可见是痴想,权力运行拒绝理想,它遵行的是人性的规律。以“内圣”决定“行道”之成败更是空中楼阁,玄虚幻化。难怪官僚集团斥责理学群体为“伪学”“空谈误国”!官僚集团更清晰权力运行的规律与力量,更洞悉人性的本质,不会寄希望于儒家最易沦为“虚伪之说”的圣人君子,如此,是否可以认为理学是儒学走向虚妄的一步呢?即使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我看来也不过是矫枉过正,走向另一面的虚妄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