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申论我们都是考试党(CPA CFA 考研 司法公务员等) 公文写作

申论真题讲解10:2019年江苏C第3题

2019-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中指不举

请对“给定材料3”中X村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建议。(25分)

要求:(1)准确全面,条理清楚;(2)有针对性,有可行性;(3)篇幅350字左右。

(选自2019年江苏C第3题)

材料3

  T市旅游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观光。X村位于该市市郊,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村里一直考虑依托T市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为此,村两委会多方筹集资金,计划打造集吃、住、行、文、娱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让村民“坐在家里”就有钱赚。但一些有意投资的企业来考察,在村中逛一圈就打了退堂鼓。村民们都知道,问题出在村庄环境上,村旁一处占地三四亩、一人多高的垃圾堆十分刺眼。这个垃圾堆是最近一年内形成的。最初村里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后因种种原因,没有获批。于是,这块闲置的空地就成了附近企业倾倒垃圾的场所,村委会个别成员未经村民会议讨论,派人在那里收钱。垃圾越堆越高,不远的地方就是天然气加气站,隐患重重。夏天,更是恶臭扑鼻,蚊蝇乱飞。村民意见强烈,甚至出现“骂大街”的情况。

  村里的垃圾清运其实是有专人负责的。2014年初,该村村委会作为甲方和当地一名村民(乙方)签署了《环境卫生承包协议书》,按照合同约定,乙方负责全村的垃圾清运工作,村委会每年向乙方支付承包金。村委会曾多次要求承包人清运这个垃圾堆,均遭到拒绝,理由是“后来形成的垃圾堆不在承包范围内”,“谁收钱,谁清理”。

  过年放鞭炮也是一件让村民闹心的事,从年三十晚上放到大年初一早上8点多,只有夜里停歇一两个钟头。对面说话都听不清,家家门窗都要紧闭,一打开就浓烟滚滚。正月初一出门,路上一层碎纸屑,空气里满是呛人的硝石灰的异味。从外地回来过年的孩子根本适应不了,一直到返程都在咳嗽。村民们说,过年家家都放鞭炮,谁家不放就没有面子。村委会主任说:“每家买鞭炮烟花的钱差不多要2000元,贫困户再少也要200元左右,花了钱,还污染空气。”有一次因为放鞭炮引起了火灾,来了几辆消防车才把大火扑灭,村民们至今还感到后怕。

  还有就是办酒席,村民过去长期被人情负担困扰,“吃酒送礼——办酒收礼——再吃酒再送礼”的怪圈多年不断,红白喜事、升学宴、谢师宴、满月宴、建房宴、装修宴、生日宴……每家每年“人情债”平均好几千元,动辄上万元,甚至两三万元,成了村民很重的负担。不少村民表示,不去吧,怕被人议论,硬着头皮也得去。T市发布的规范城乡居民操办酒席行为的指导意见中,将婚嫁酒、丧事酒以外的酒席定为“违规酒席”,不准操办。指导意见一出,有人叫好,也有人不理解,甚至认为政府管得太宽了。

  X村历史悠久,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人文遗址。村民建了新房,搬迁时往往把一些闲置不用的旧农具、旧家具等老物件都扔掉了,如纺车、织布机、石磨、石碾、板车、辘轳、水桶、水车、锈迹斑斑的铁锹、发黄的记工本……这些物品在村子里随处可见,明显影响环境卫生和村庄景观。村两委班子成员议论时认为,这些看似过时的老物件,记载着乡村的昨天和老一辈的创业辛劳,讲述的是村子的故事和发展变化,承载着乡村的农耕文化,是直观的村史。应当把这些“旧”东西收集、保存起来,乡村环境整洁了,又可以把它们作为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让年轻一代保持先辈的创业精神,把以后的路走得更好,更长远。村中百姓骨子里透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一些民俗活动蕴含着民间的礼仪传承。不少村民能唱戏,懂书法,会画画,也有人喜欢收藏。村两委认为,把环境治理好,想方设法展现本村特色文化,对外来游客就有了吸引力。

【指点】

这是一道标准对策题,江苏bc类特别喜欢考, 现在各省省考也在强化这类题目的考察,非常考验学生的执行能力和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1、分析一下题目要求:全面+有针对性告诉我们写的对策一定要把问题都给圆满解决了。条理清楚是要我们的对策不能碎片化,要成体系,符合政府行政逻辑。可行性是要我们能够把具体问题给解决了,不能全说官话套话。2、题目中说的环境问题,就是我们狭义上理解的自然环境,你可以引申到人文环境,但要记住主流是自然环境。3、问题要不要写:我认为问题不要写,因为题目已经限定在环境问题上了,相对具体,不需要再转述,想要写的话也希望大家控制字数,开头用20-30字内的语言表达。4、问题和对策的对应关系如何体现:这点非常重要,也是很多同学对策题答不好的原因所在。问题和对策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思维逻辑上的,而非刻板的形式上的。也就是说假如你找到4个问题,跟你是不是写4个对策去严格对应问题,没有任何关系。你可能写n个对策,只要能把问题都给解决掉就可以。关键是保证逻辑上的对应,以及对策之间的和谐。

【中指答案】

1、建立完善管理体系:明确镇、村、户及垃圾清运方的权责;强化村委会议事制度,引导村民广泛监督,严控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建立有标准、有人员、有资金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2、科学高效处理垃圾:合理进行垃圾处理厂的规划选址,鼓励市场化专业化运行;强制企业按标准配备环保设置,加大污染环境的处罚力度;建立高效使用的垃圾收运体系,强化过程管控,防止垃圾堆积。3、引导乡风文明:制定完善居民文明规范,细化行为标准,倒逼居民养成文明环保的行为习惯;引导村内部自发形成乡约民规、道德规范,破除爱面子、讲排场陋习,培养环保节俭民风。4、借力特色产业发展:做好有价值、可回收的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将农村环境整治、人居改善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激发民众对环境治理的热情,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互相促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