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008】也说996·ICU

2019-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宋哈哈话室

01

最近,有关“996·ICU”的话题引来各界驻足围观,褒贬不一,颇为热闹。作为资深吃瓜群众的我,一圈走马观花下来发现,嘈嘈不绝于耳,主流声音无非这么几个:

愤青体质:该批!管你是马云还是牛云!

受害体质:认怂!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围观群众:大家先冷静!这事还有转机!

不难看出,这些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企业和员工的心声。且先不急于评判,以我多年吃瓜的经验来看,为避免日后打脸,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有关本期“996·ICU”事件的来龙去脉:

吃瓜第一回:

4月11日,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中谈及996加班文化,认为“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

吃瓜第二回:

4月12日,马云通过新浪微博再次发声,大意为不强制、不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

吃瓜第三回:

4月14日,马云再次通过微博回应,强调理性讨论比结论更重要。

四日三谈996,不知道其他瓜友看后是什么感受,反正我是觉得后两次回应中,言辞明显柔和不少,或多或少有那么点“公关补救”的意思。

02

何以见得?

且听听我的“吃瓜心得”:

Part1:

第一次谈论996是在内部交流会上,作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有觉得话语权。因此表达方式一针见血、谈话内容明显带有“训导”(并非贬义)的意思。

Part2:

第二次谈及996是在微博上。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发声起因,上一次,是交流意见、发表看法;这一次,是回应(或许也是解释)。一石激起千层浪,上一次的观点点燃大众的怒气:除了工作我们还有生活啊,就算是基层苦力,我们也有追求诗和远方的权力啊!

于是乎,马爸爸出面澄清:不不不,各位看官误会了。本爸爸的意思是,公司无权强制员工加班,但正所谓劳动最光荣,对于那些积极主动加班的员工,本爸爸是绝对欣赏且欢迎的。

其次,是发声平台,由内部谈话到全网公开,“众目睽睽”之下,哪怕是马爸爸也怕“祸从口出”。通篇读来,我梳理出这样的表述逻辑:

“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大方向上,我们是一定要表明立场的;

“……阿里巴巴从来都提倡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事实上,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年轻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之前说的还算数,年轻人要有996的觉悟。

Part3:

第三次谈及996,仍然是通过微博回应。这一次,言辞之间明显严肃了许多,字里行间有些许老父亲教育问题子女的苦口婆心。原文很长,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你好……

03

好比一出剧临近尾声,剧中人怎样已无关紧要,眼中剧如何才更值得我们关注。

很久前,一位前辈给我传授面试技巧,问:如果用人单位谈到对加班的看法,你应当如何回答?

前辈给出的答案是:

适当的加班我是可以接受的。我也曾经有过几段加班的经历,这些加班的经历告诉我,加班也分为必要性和非必要性,对于任务急、时间紧的必要性工作内容,作为员工是有义务积极配合公司的;

而对于非必要性的加班,首先应当从自身反省,如何提升自身技能与工作效率,从而匹配自身与工作岗位的要求。

当时觉得前辈给出的答案圆滑、油腻、不符合实际,现如今看来,这个答案也许并不完美,却一定深得很多企业老板的心意吧。

为什么?

其一,并非所有企业、所有岗位都有加班的必要,企业征求你的看法或许只想测试你的工作态度;

其二,如果确有加班,你是否有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其三,对待”不舒服“,你是尝试接受还是直接say no,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发展空间。

反观开篇提及的“996·ICU”事件,我倒是觉得马爸爸确实切开了一个大家不愿意提及的痛点,一个平日里我们不敢碰、碰了痛的“毒瘤”。

毕竟,比起那些“加班谈义务、加薪讲情怀”的企业来说,敢于把996搬上桌面掰开了、揉碎了告诉员工的企业,倒也有几分可爱不是吗?

写在最后:

在这个言论自由到近乎失去底限的时代,互联网、自媒体是个体看问题、挖真相的放大镜,而我们却总是一个不小心,将它用在了吹毛求疵上。

996也好,997也罢,甚至是马爸爸的“12×12”又如何?剧中人何其幸何其不幸并不打紧,细细揣摩,取其精华养到自己的骨子里才是正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