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2021-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fe4e49a813e1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滦镇泉子头中学杨艳茹

内容摘要:教学绝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驱动自己动力,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课堂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笔者主要从激发兴趣、注重课堂设计、开展多彩活动、鼓励学生质疑等四方面来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发挥学生主体性 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内容创新 开展丰富活动 鼓动学生质疑 激发学习欲望

正文:建构主义理论中指出: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更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学习者构建知识的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也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的辅导者、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学习。

教学绝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驱动自己动力,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课堂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激发

学生的兴趣。

课前活动好比是一首曲子的前奏部分,又好比是一场热身赛,对整体起关键作用。如果做好了,会引人入胜,吸引学生认真上好这节课。比如,我们可以在每节课前抽出一两分钟,让学生上讲台来畅所欲言,不规定具体内容,不限定条件,只要求使用普通话就行。学生会争先恐后、无所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相声、小品、谜语笑话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应有尽有。这样以来,学生将会眼界大开,兴趣大增,将会懂得怎样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怎样提高联想想象及知识迁移等能力。同时,学生会发现语文知识既无处不在,又深奥有趣;注意力的集中,思维的灵活,表达的流利,知识的积累是多么重要,团结协作是多么可贵,而且可能还会惊喜的发现自己的果敢、信心、能力,发现人才新苗你、我、他 .

课堂上,应多给学生一些支配时间,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像一些自读课文,我们老师没必要去细讲,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自讲、讨论。还有一些古文诗歌类,在弄懂大意后,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把主要内容或一些情节表演出来。比如在学《孙权劝学》时,可以让学生表演其中人物的对话,把人物性格特点表现出来;在学《核舟记》时,可让学生表演第三段船头三人的情景,学生对三人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各自的神态就会有深刻的印象。这么一来,使学生便于理解课文内容,记忆犹新,从而从多方面锻炼了他们,多种能力得以提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课堂设计,使学生爱学。

课堂是否吸引学生,主要看内容是否引人入胜,所以教学内容一定要有新意,要丰富多彩。如何在教学内容上创新?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也悟出了一些。

例如:教学《狼》一课时,我的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一﹚“说文解字”读课文,学习理解作者及疏通课文内容,(二)“添枝加叶”讲故事,概括讲述文中故事,理清故事情节,讲自己最喜欢的情节。(三)“评头论足”析形象,学生从文中找句子,分析屠户和狼的形象。(四)“唇枪舌剑”来辩论,围绕“狼”的形象辩一辩,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这样一做,教学内容很吸引学生,学生很乐意去学,乐意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

例如在教学《谈创造型思维》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导课时,我给学生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即给4个数运用加、减、乘、除得出24。学生的答案不止一个,自然导入本课学习。在了解作者时,我改变了以前的那种方式,而是让学生搞一个小活动:“高端访问”,两人一组,一人扮记者,一人扮作者,对作者进行访问,进一步了解作者。学生很感兴趣,为了出色完成任务,他们尽量收集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此环节不仅全面了解作者,还明白了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教学课文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读课文后,让其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即“火眼金睛”。要求结合课题,不能与别人重复。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真正的做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最后在众多句子中,找出最核心的问题。紧接着让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论证的?是如何论述的?讨论完后,又作了一个练习,即“浮想联翩”,半分钟内请猜猜他(她)为何高兴?至少说五种。最后,“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小结学习成果。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通过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多彩活动,使学生乐学。

学完《皇帝的新装》后,我让学生分组准备课本剧表演。学生从角色选定、剧本编写、小组排演、道具服饰等环节来准备活动,全程教师没有参与,只是督促,都是学生自己完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兴致很高,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活动开展很成功。好几个本来不爱不爱学语文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对语文也兴趣大涨。

学完古诗词,为了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加上央视一套“古诗词背诵大赛”节目的盛行,我给学生也开展了一次活动“古诗词大会”。

我还会定期在班里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故事会、辩论会、知识抢答赛、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情景剧在现、访谈节目等等,这样以后,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愿意上语文课,积极准备,也愿意在活动上表现自己,更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一学期下来,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语文成绩也都有所提高,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四、鼓动学生质疑,促学生好学。

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班里有个男生下课后问我:“八月秋高风怒号”中八月份怎么会是秋天?我们的八月还是夏天呀?

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质疑,然后激发他学习的好奇心,让他去查查,看到底为什么?经过查找资料,学生终于弄明白:在中国秋季从立秋开始,到立冬结束。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之间。课文“八月秋高风怒号”,首先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接着用“风怒号”写出了风云突变,狂风骤至。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蓦地风吼如雷,震天撼地,从这天时变化之快上,可见风速之快,从“怒号”的声势上,足证风威之盛。

在学习《孙权劝学》一课时,有学生质疑“即更过目相待”中“更”读几声?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也是让学生自己先查资料解决。学生还查的真仔细。反馈给我的是:“更”作状语,有两个读音,一是平声,一是去声。平声读法,意思是“交替的,更迭的,轮流的,连续的,继续的”;去声读法,意思是“新的或别的情况,重新,另外”,继续虚化指“更加;再,又”。本文“更”意思是另,另外。这个另外的“更”的读音,在古义中仍是四声。学生通过解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也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欲望。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也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和做法还很多,今后我会积极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尝试,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张雅军《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