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江南小延安(再续)
2021-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临湖风

纪念馆内陈列着当时新四军穿的衣服及鞋帽。讲解员告诉我们,当时条件很艰苦,新四军衣服上钮扣是用竹子做的。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想想新四军当时的条件真苦。
一面墙上全部挂着当时牺牲的革命烈土宣传画册,大多数都是年轻的战士。

讲解员详细讲解了革命烈士刘别生的生前故事。刘别生生于1915年,父亲早亡,家境清贫。他年仅12岁就参加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6月4日,在新登反顽战役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在前沿阵地指挥战斗,不幸被敌人密集的机枪子弹击中而英勇牺牲,时年三十岁。弥留之际的他将身上仅有的四块银圆,一只怀表,一支钢笔和党费证一起交给党组织。
聆听烈士牺牲前的那段悲壮往事,在场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动并对这些革命烈士肃然起敬。
跟着讲解员来到宣誓厅。

当年许多新四军战士在这里宣誓入党,他们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纪念馆还有保留汗渍和血迹的《中共党证》,军区司令部发布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对日本驻军通牒》,军区司令部参谋处绘制的军用地图,油印的《论持久战》,有兵工厂用来铸造武器用的“大风厢”,江南银行发行的“抗币”。

报社油印《苏南报》的“石印版”,有新四军穿过的服装、雨蓑、草鞋,用过的竹碗、大刀、土枪和缴获的战利品刺刀、钢盔、电话机;有从烈士遗骸上取下的子弹头,烈士遗物——作战笔记、私章、钢笔等等实物;还有不少当时拍摄的表现根据地军民学习、生产、操练、集会、侦察、行军、战斗、支前、宣传、庆功等照片。
看展品真是令人萦迥沉思,激厉后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