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听后感

2021-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静怡9460

听完鲍鹏山老师所讲的故事后,孔子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孔子他坚持不懈,四处周游学习的精神。果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怪不得孔子如此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不过我也很好奇,难道孔子他老人家不怕死吗?毕竟春秋战国时期,可是混乱的很呐,指不定啥时候会发生战争了,这样孔子游历四方不就很容易领饭盒吗,这样他岂不就只能在阴曹地府周游了了,好可怜。不过还好,他还是受天之眷顾游历学习了很多还传授给别人了很多。

事实如此,我给你们举几个例子吧。第一个例子,公元前五百一十五年,也就是鲁国发生内乱后,孔子逃到齐国的第二年,齐国的大夫想要加害于孔子,孔子闻言后立刻向齐景公求救,结果呢,齐景公说自己年纪大了,不能用了,就事了拂衣去了。没办法孔子只好仓仓惶惶的逃回鲁国了,我估计孔子在逃跑的路上应该一直在心里吐槽齐景公真是不靠谱,以后估计我怕是不能来齐国了,如今这世道太阴暗。第二个例子是公元前四百九十三年,孔子在经过几次生死关头后似乎长了记性,当宋国司马桓魋扬言要杀掉孔子,于是孔子微服而行,偷偷溜掉了。可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孔子离开宋国后,途经陈国,于是陈国便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困在半道儿,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的,所带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绝粮了七日,最后是子贡找到了楚国人,然后楚国派兵迎接孔子,它们师徒才免于一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方面他主张以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法。这种治国之法也叫做礼治或德治。这种方法把德和礼施予民众,严格按照等级排列,把贵族和百姓划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打破了贵族和百姓中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所有人,不止与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与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互相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人有所终,青壮年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人都有所依靠,男人有各自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没有阴谋欺诈,没有盗窃祸乱,每个人都讲信修睦,选举贤能。这是理想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的景象,也是孔子的最高理想的社会。孔子主张的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虽然这种社会无法与大同世界媲美,但是有的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孔子的这种政治思想对中国后世的发展影响很大,虽然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治国之道没有施展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即便是强大的齐国也很畏惧孔子的才能,这足以见孔子担当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总之我个人是非常佩服孔子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