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确的读书观,你的书都白读了
前几天,朋友H向我请教如何读书。他感觉自己没有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理念,读书效率极低。别人津津乐道的好书,他读起来却味同嚼蜡;百世留芳的经典,他却不觉得这些书有什么好的。
我想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病,原因就在于,在浮躁的时代里,我们的心也跟着浮躁了,没有形成正确的读书观。
突然发现,读书已将近二十年了。回首我的读书经历,在摸爬滚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读书观,分享与你。
书要功利地去读
读书一定要怀着一个功利心,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无聊时的消遣就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小说;失意时的自我安慰,就去读点自我帮助的书;想获得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就去通读一些文学史,哲学史;想提高社交的能力就去读关于社交的书。
总之,没有目的的读书都是在虚度时间,读书一定要功利。
书要分类别,分方法的地去读
工具型的书,应该粗读和精度结合着读。故事性的叙述文字,我们应该略读(时间足够慢慢读也是一种欣赏);结论性的总结文字,不仅要精读还要去结合生活去思考。书是读不完的。对于一本工具书而言,我们不必一定一字不差的读完,我们大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挑出自己需要的章节来读。
文学型的书,我们应该先略读几遍,如果对这些文字感兴趣,那再去细细的品味它,不感兴趣就抛开它。
文学型的《红楼梦》,我不是在读,而是在品。一周只读一章,不仅分析人物的对话技巧及其话中话,还要分析人物及对立势力间的斗争。
古语有云;读书如喝茶,一章(杯)曰品鉴;二章曰解渴;三篇则是饮牛。
史学哲学型的文章,我们应该略读达到知其意即可,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做下笔记,专门研究解决。
书要分精度和粗读,必要时还要动动笔
这几天在刷豆瓣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本两百八十页的书,我读它,用了两天时间,豆瓣上读者们的阅读时间是四个半小时。读者们的这个速度,比我看侠小说的稍慢。
有的人,马马虎虎、一目十行地把书浏览一遍,就算这本书读过了。我的一个同学,一天读了两本书,到处炫耀,殊不知,这是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这样读书还不如去睡觉。
书要看背景,非大家不读
我读书的原则:非名家出版社不读、非名家不读、非名作不读。只读经典,不吸精神的鸦片。
为什么我只读经典。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都蕴藏在这些经典的书目中。这些经典历经了岁月的沉淀,焕发出精神的光芒。其中都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指引我们的人生。读经典,就是在和大师进行心灵上的晤谈。
当今网络文学盛行。真心地讲,我也曾沉迷于这些精神鸦片。在中学时代,我也是天天抱着手机追文。高考失败,我走出校园,走进了社会,回头看这些网络文学,几乎没有任何的价值。这些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写手们,用色情,暴力等手段方式去吸引那些无知少年的注意力,满足他们他们在真实世界无法满足的欲望。这些东西如过眼云烟,读完之后脑袋只会更加乱糟糟空洞洞,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这完全是在断送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
读书是一个主动的成长过程
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阅读的广度能改变心灵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能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生命需要铸造,读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具体的讲,掌握一门知识、习得一项技能、获得某种洞见、达到一定鉴赏水平、了解人的心理倾向、多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大都能通过读书习得。
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成长的过程。
读书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
书籍是思考的材料,而不是思考本身。
读书是对思维的激发,而不是让你去拿现成的结论。读书是带你进入精神生活的大门,但不构成你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因此明智的读者都会在脑子里中装三个问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由文字组成的书,是知识与智慧的载体,需要我们主动挖掘。
想要最大程度地从一本书中受益,需要先通过思考转化成自己的,接着对外输出,可以输出为文章发表,输出为语言与人讨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否则听过再多道理,你也过不好这一生。
埋头读书而不实践的阅读者是最蠢的。
书是永远陪伴你的朋友
夜晚,一个人走在学校喧闹的操场上,内心充斥着的是孤寂。要好的朋友、懂我的知己与我相隔千里,此时都难以排解我内心的孤独。
回到宿舍,拿出红楼,随手一翻,便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了,孤独寂寞荡然无存。
即便是再好的知己,也不能时时陪在你的身边,而书却是我们最要好的知己,随叫随到;最亲密的灵魂伴侣,永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