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错了,父母不想要
一言不合就沉默,这是我们成年人自认为最好的教养。
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愈丰,我们有了自己的思维定势。看不惯的人远离,远离不了的沉默,沉默不了的微笑,微笑不了的转移话题,似乎成了当下最有涵养人的处事方式。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社会助长”,我们常说的羊群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只不过社会助长是从积极方面而言的。所以,我们的为人处事也在这种社会助长中逐渐形成,构成了我们的个性。
但长时间的沉默,会让我们的亲人不知所措,让我们的爱人愈发失望。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这不仅发生在古代,在今天亦然。多少空巢老人愈发孤独。面对孩子每一次的归家,他们都是盼望了好久好久。短短几天的相聚,似乎是用尽了他们所有的期待才终于换来一次团圆。一年寥寥可数的相聚,对他们而言,仿佛隔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朋友总是打趣,哪有那么夸张。我看父母两个人在家也挺好的呀,每天刷剧、打牌、种菜、散步、逛街,不也乐呵呵的吗?
是啊,这是父母给我们看到的。但看不到的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有一个最高层次的需求,叫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父母辈的人来说,前面四个层次的需求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该有的都有了,拥有不了的也不重要了。他们渴望的是自我实现。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上帝赐予他最好的礼物。看到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儿孙绕膝,就是他们最大的欣慰,而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自我实现需求。虽然对于90后、00后的人来说,这种观点已经是老掉牙的老封建思想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始至终,我们和父母始终隔着这条代沟。
所以,我们不懂父母,父母不懂我们。
朋友曾无奈地说,把自己的自我实现建立在他人身上,哪怕是自己孩子身上,该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就像现在的催婚、催生,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令成年人压抑的事?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但唯有父母的“爱”从不曾变过。
正是因为这爱令人窒息,所以,我们的父母在尝试跟着我们的节奏走。怕打扰,所以不敢打电话。怕耽误,所以不敢挽留。怕拖累,所以不敢住一起。怕影响,所以不敢说太多。怕你生气,不敢顶撞。怕你不回家,不敢总是催。说一句话,都要斟酌好久。做一件事,都要瞻前顾后。
年少时,我们何曾如此?
其实,我们的父母从不奢求儿孙是否大富大贵、是否事业有成。他们只盼孩子冷了有衣穿,饿了有饭吃。他们只愿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捻熄灯,有人共你书半生。但他们最渴求的是你能多陪他唠唠。无论家长里短,还是油米茶盐。只要能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人,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趁亲人都在,多唠唠吧!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semester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