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推文赏 | 现实与梦境无缝衔接,或是梦与梦中梦的嵌套勾结
今日推文赏:
【精选推文】:保罗·维利里奥《消失的美学》
【推文作者】:卡布奇诺的花蜜
【评论者】:梦也馆长
很有意思的关于“消失”的一本书,随之而来的思考也发人深省。
原本看到美学的消失,以为可能会涉及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因为美学消失与否,与人感知美的能力紧密挂钩,而异化的城市中,单向度的人身陷物质享受的唯一维度而不再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屈从于社会的填鸭而不再具有批判精神,由此传统意义上的美,也降格为一种资本符号与商品。
仔细阅读,发现这本书与本文格局更大,重点不在美学而在消失,强调的人对于时间的感知。根据本文中的语境,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丧失了对自己身体的主权,不能自由的雨与时间嬉戏。失神能力的丧失比上面谈到的人之单向度,范围更广,发生于所有有人类存在的时代,但是在异化的资本主义年代,这一过程正在不断加速。
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不再具有深度,一切都是扁平化的。
我们不再能够体悟到历史的厚重,仿佛历史事件与网上的段子并无二致。
意识的脱离和返回,以及图景的重新构建,描绘出连续的场面,仿佛失神没有发生。正如我们在梦境中,或许能够记得梦中发生的事情,却很难感知到从现实中熄灯闭眼到开启梦境的间隙,以及从梦境终结到睁开双眼的间隙,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可能也是一种察觉能力丧失的体现,抑或是尚未开启更深一层的意识。
维利里奥将电影视为一种新工具,深以为然。我曾在电影中获得失神的体验,并在随后以哲学中自我审视的视角,来反思这段经历。借助电影入梦,我们也就没了现实与梦境的间隙空白,或者说这段空白是更容易被察觉到的。
最后,说到人对于时间流速的感知,倘若不从哲学视角出发而诉诸科学,也同样会得到不确定的分裂结果——在难以互洽的两种试图大一统的理论尝试中,时间有可能只是一种幻觉,亦有可能仅仅是熵增定律与信息论的另一种表达。
眼睛一闭,一睁,现实与梦境无缝衔接,或是梦与梦中梦的嵌套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