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共同需要,需要的层次

2019-02-08  本文已影响22人  妈咪乐享邦

人类的心理发展具有统一性,有着生命的共同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的这些需要划分七个层次,分为缺失需要和生长需要两大主题。

这七个层次的需要,在人的一生中大致遵循从金字塔的底端向上发展的趋势。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才会寻求高级需要的满足。

位于底部的四种需要被复印件为缺失需要,它是生存所必需的。如果所有的缺失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个体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更高层次的需要被归为成长需要,它能够让个体活得更有质量。

所以,越是有才华,有成就的 人,就越能感到自己的不足。

第一层次,生理的需要

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水、空气、食物、睡眠、性的需要。它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也最有力量。

当一个人很渴的时候,他会不顾一切地去争取食物和水,哪里会去管什么爱和自尊呢。

人的一生中,生理的需要最强烈的时期是刚出生的那一段时期。

新生儿离开母体,独立呼吸,独立运动等,一切都是为了适应生理的需要。所以 ,婴儿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第二层次,安全的需要

幼儿的安全感是需要建立的,很多幼儿都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对不熟悉的人,对不熟悉的环境都会产生害怕的心理。

像这次我家妹的果果妹,三个月的样子,在家都能好好吃好好睡,过年来到外婆家,结果整晚都不睡,就哭个不停,妹妹只要带她回家,一回家 就好了。其实这就是幼儿的安全感的需要。

父母要为孩子创设安全的环境,安定的感觉,比如居住环境,比如家庭气氛,都要让孩子感觉到安稳,这样孩子的性格这些才会稳定。

第三层次,归属和爱的需要

一个人何以作为社会的一员而立足,在基本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就产生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获得被家庭接纳和获得被家人所爱,这是最基本的情感诉求。

我们会发出,受同学欢迎,人缘比较好的孩子,很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害怕自己被孤立;喜欢被老师安慰和表扬;性格好的孩子往往有一对相爱的父母,家庭氛围充满友爱。

相对来讲,中学阶段的孩子对这种归属和爱的需要更迫切一些。

中学的孩子有很多因为缺少爱而误入歧途的现象。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做太多,倾听、理解和及时伸出的援手,就可以满足孩子归属和爱的需要。

第四层次,自尊的需要

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

对自尊要求较高的孩子在学校里的某些方面表现得更成功。

对孩子的赞赏与肯定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不屑和嘲讽会让他们感到自卑。

如果孩子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获得自尊,那么他们可能会另辟蹊径,通过假装“坏孩子”,抽烟,喝酒,打架等方式,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是对缺失自尊的弥补。

因此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获得自尊的同时 ,也获得对自己未来的积极考虑。

以上四个需要层次就是人生最基本的需要,被总称为缺失需要,是人生最不可缺失的需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