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散文

云在青天水在瓶

2017-04-13  本文已影响28人  8724a133b8a3

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春暖花开。我站在窗边,向外望去。校园里一位女老师指挥女儿在一棵樱花树下照相,不停地转换姿势,调整表情。旁边还有一些走来走去的人。春风和煦,万物生长,就像一幅画。

突然,我觉得画里少了点什么。想起来了,我们是不是不需要这么刻意?面对大好时光,我们喜欢四处乱转,手机单反朋友圈。那些一拍就忘或者一拍就放的照片,对于我们的体验是不是多余和败笔?

我想起了自己,也是喜欢拍照片。以前用卡片机,后来用IPad,再用手机,现在用单反。前前后后,我到过一些地方,一大半时间都在拍照上。因为我觉得似乎不拍一下,就好像没来过。去年因为拍照,在登三皇寨时,差点找不到孩子。外出回来后我会仔细整理,手机拍的、平板拍的、相机拍的一一分类,上传备份。

现在看到一位母亲的平常做法,我忽然对于拍照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有必要拍这么多照片?虽然说不上太多不拍照的好处,但是很明显,我们平时的拍照是不是过度和多余了?凡是拍照的人,对于身边的美景仅仅是一瞬间的专注,仅仅是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下一秒就是走神的开始。他们没时间细嗅鲜花的芬芳,来不及端详绿树的表情,对于时空,不过是匆匆忙忙的过客而已。

多年前,读过一篇文章,一位游者的丽江之行。那里生活节奏慢得出奇,一位老妈妈说,何必走那么急,终点不都一样?看看我们,现在活得不都很着急么?你以为不照相好像对不起你自己,其实是忽略了自己对于生活和美好的品味和感知。你以为不发朋友圈炫一下不过瘾,其实也不过是自作多情自演自看。

2011年去西安,参观兵马俑时,我们同行的都在忙着拍拍照照,注意力全在手中的相机和亲人的表情上了。这时,一对外国夫妇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知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神态悠然,信步走来,慢慢地转,慢慢地看,手中竟然没有拿相机。这使我相当惊讶:跑这么老远来中国看历史,竟然不带相机!他俩只是带着导游机,听着翻译和解释,用一双眼睛仔细打量,并且不时讨论。我环视了一圈,发现他俩才是博物馆里真正读历史的人。

又想起2015年去杭州的T111特快列车上,遇到一群俄罗斯人。他们有的聊天,有的吃瓜子,有的闭目养神,8个人用苹果笔记本一起看俄语电影。自始至终,就是没有一个玩手机的。而我当时正纠结于数据信号的不稳定,不能好好浏览微博和空间。

幸好,我没有明白太晚。不经意的一个画面,使我为过去的无知和肤浅深感惭愧。当我们自以为是,被手机和相机绑架,或者洋洋自得地举着自拍杆招摇过市时,难道不是一种傻逼?

我很欣赏一句话,叫做云在青天水在瓶。是的,让我们也放松一下神经,把漫不经心和刻意精致去掉吧,不需化妆和表演,活在当下,美即眼前,你只需好好体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