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很重要
昨天一个朋友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书架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成功学的书。不由的想了想,我有多久没看过所谓的成功学了?好像从毕业就没看过,因为现实教会了我:成功你是学不会的。所有的成功方法,都是事后的总结;反过来研究失败,收获的会更多。
那些成功的人和企业最大的作用在哪里?学习成功经验是过去式,真正要向成功取经的是趋势。想来BAT对未来的判断和把握,肯定比我强的多,起码人家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在战斗。所以学着借势,对我们来说是更智慧的选择。所以不由自主的,就把那一柜子成功学和一本正在看的《人机平台》做了对比,高下立现——那一柜子书也不如这一本有价值。
其实刚看书名,我以为这是本讲人工智能的书,或者干脆可能是科幻小说。但实际上,它讲的是人脑与机器、产品与平台、核心与大众相互关系的。“人、机、平台”是三个单词,不是一个词组,挺崩溃。下面就分别说说这三件事儿,最后也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认清形势。
人脑与机器
说到人脑就不得不提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快对应的系统1,也就是感性的蜥蜴脑;慢对应的是系统2,也就是理性的大脑前额叶。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是理性的,然而我们的决策和判断往往依靠的仍然是系统1。
一项研究显示人们在接近8.2万次预测的测试中,其结果的准确性:人类只是险胜黑猩猩而已。这就很尴尬了,人脑自认为与机器比较的优势,其实只是一种想想。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机器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事情,机器都体现出了优势。
当然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自怜自艾里,因为还有很多机会是属于我们的。例如机器无法以人类的方式体验世界,所以它们写不出像样的小说。同样的人类在创意工作中还会发挥主要作用,机器会处在辅助位置。离我们最近的必须由人类来做的工作包括同情、领导、团队合作、指导以及社交类的任务和活动。这是不是就是未来的机会?自己琢磨吧。
产品与平台
这几年赢家通吃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像腾讯和阿里这样不断扩展渗透的数字平台,也已经展现出了这样的力量。很多产品提供商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接受弱势地位,越来越依赖这些平台。
以前福特研发T型车,依靠满足需求和价格简化就可以横扫整个市场。现在一个产品想激战江湖,第一个想的绝对不是价格,也不会是渠道,而是在哪个平台上爆发。
这样的局面会持续发酵,各类数字平台在不同领域中靠着网络的力量,聚拢客户、控制产品。小微创业者的机会和以前比越来越多,但细看一下大多数都是寄生在平台之上。即使平台本身并不想发挥这样的作用,但趋势无法撼动。最典型的就是火爆异常的微商,张小龙和腾讯应该没想过这个问题,但平台的力量自然造就了这样的结果。
核心与大众
和数字平台不同的是大企业和核心组织,它们在很多情况下表现的越来越乏力。在去中心化的浪潮中,核心的地位逐渐被颠覆。像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一样,依靠大众自组织、自驱动的力量开始爆发。
《爆裂》里伊藤穰一描述了在福岛核泄漏发生以后的故事:日本政府无法组织起来的核辐射监测项目,伊藤穰一依靠网络的力量,组织了上千人的自发项目,在核危机中及时实施了有效监测。核心的作用和力量在面对自组织的大众时,低效、缓慢,有时甚至根本无法行动。
国家、企业、机构等等这些核心组织,在共同信仰的支持下,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在并非“乌合之众”的大众集体智慧面前,核心变得昏聩而乏力。
震撼与启发
到这里好像一直在说机器、平台和大众的威力,其实,写这些只想表达一个意思:认清形势很重要。错过网店、错过炒房、错过微商……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错过现在的趋势,错过对未来的判断问题就很严重。
未来,你在一个大众组织中,成为一个适应平台系统,并发挥创造力的人。那可不是成不成功的问题,而是人生价值和意义是否存在、是否实现的问题。顺势而动,借势而为,创势而立,方显英雄本色。
革命已来:《人机平台》——END——
我是削寒……
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践行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