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没有什么来不及
-1-
有种焦虑,叫做“来不及”。
周末跟朋友小A聊天,他跟我诉说了自己最近“惊恐发现”:还没怎么感觉到,一天就过了,一周就过了,2016年都快要过了。日子一天天减少,自己做成的事却是了了...
感觉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完成,很多构想都来不及实现,期待的转型还在艰难地酝酿,渴望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更是仍旧遥遥无期,甚至坚持了大半年的英语口语没有什么进步,健身也没有人鱼线的半点影子...
于是乎,各种“来不及”及其背后的焦虑和情绪低落全面袭来。好像生活在今天这样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成名要趁早”,要么过早焦虑,以至惊慌失措,甚至自暴自弃。
-2-
在坚持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怀疑”。
因为结果的不确定,让我们总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走弯路,是不是做了无用功,是不是再怎么坚持,也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种考虑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思维和决策模式,确实在很多领域帮助了我们。比如,饿着肚子追逐猎物时,是不管不顾,非要吃到那只猎物不可?还是评估一下自己能不能追到,如果不能就果断改变狩猎目标呢?
抱持前一种态度的原始人,活不下来的概率很大。而后者虽然可能吃不上什么美味佳肴,但活下来的概率却要大得多。我们自然遗传了后者的基因,因而喜欢“怀疑”。
但显然,这种模式套到自我成长上,偶尔驻足思考是必要的,但总是驻足思考,就显得不怎么靠谱了。
人生没有一步是浪费的,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都会在大脑里留下痕迹,串联起一群神经元,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滋养着你, 并给你带来惊喜!
从大学退学的乔布斯,就凭着一时的好奇心,去听了一门艺术字设计的课。10年后,这次偶然的冲动,让他成功站到了科技和艺术的交叉口,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精美印刷字体和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的电脑。
面对可能“漫长”的成长过程,最好的方法恰恰可能是让自己变得“笨”一些。没有短时的利益算计,才会有真正有价值的成长。
-3-
在任何需要咬牙坚持的时刻,信念往往比肉体更加可靠。
亨利·福特说过,“不管你觉得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是对的”。如果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就能想尽一切办法,最终真的做到。如果认为自己做不到,就会找到一切借口,最终真的做不到。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啊!
自我成长时,需要抱持什么样的信念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成长没有捷径,而是依赖于大量时间做刻意练习。
李笑来老师就在自己所书中就提及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退休名誉教授Michael Merzenich的研究结论:
每一项新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在脑神经细胞之间中建立亿万个新的连接。这样艰巨的任务当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而且,在这耗时费力的过程中还存在所谓的“平台期”,即在某一段时间,无论如何大量训练都看起来毫无进步。
处于平台期,最佳的策略并不是停下来,因为一旦中断练习,那么大脑就会遵循“不用即废”的原则,丢弃那些没有再被使用的连接。
而应该咬牙坚持,因为即使处于平台期,大脑也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在不停地巩固神经细胞之间新建的连接,由量变引发质变。
-4-
还要学会只跟昨天的自己比较。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跑百米,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
同样,清晨散步遇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每个人当下的状况,都是很多因素的自由组合的结果,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些因素里,有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但更多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那些无法控制的因素上,可能即便内心强大的人,也会因此影响自己前进的速度和心态。
不如,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能控制的因素上,用心去观察自己是否按照既定的路线在前行,和昨天的自己对比,力争每天都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