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万历十五年》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蜗牛爱写作

明朝的历史读起来,很难像唐朝或者北宋的历史读起来让人振奋人心。明朝的历史让人读起来很窝囊、很憋屈。我宁愿去读清朝的历史也不愿去读明朝的历史。这段历史,让人总是想要忘记,想要和它撇开关系。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去年买的,几次拿出来几次放回去。就书名很难吸引我翻开它,纵使它的作者名气很大,也丝毫没能引起我的注意。只是,当我发现也只有这本书还算薄,看起来没有阅读难度的时候,我终于翻开了它。我耐着性子读完自序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就自序我读了两次才读完。翻开目录万历皇帝不认识,张居正听过,申时行不认识,海瑞不想认识,戚继光看过一部电视剧不感兴趣。眼看着又要放弃了,还好没放弃,读了几页。

或许那天我心情好,或许刚好不想动,这本书被我看了好几页,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我用铅笔把书上整段整段文字勾画出来,跟着作者的文字好受书里人物的喜怒哀愁。渐渐地一本好书的潜质暴露出来了,还好我没放弃。人总是在心动的时候,想要找好的征兆,即所谓讲究缘分。遇见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去探寻最初的机缘,是那些一撇而过的迹象,让我手捧这本爱不释手的书。通过文字我对作者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一本好书,最大的特质在于引人入胜,能够牢牢地吸引住读者,让读者不忍放下。这种体验,对于小说而言或许会来的更容易些,对于一本带着商业和专业属性的历史书而言,要想引人入胜真的很难拿捏分寸。再有历史事件有时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查阅文献不断考证的过程其实也很乏味无趣。能够留给作者施展拳脚的空间非常有限。在我很容易理解了作者讲的一些当时的背景之后,我对作者的敬畏之情也在一点点增加。

读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读林语堂《苏东坡传》的一样感觉。林语堂的文字幽默、风趣、逻辑清晰、流畅、生动。他笔下的苏轼非常有趣,他忍不住要讲苏轼的日常造作。苏轼为戏虐好朋友的黄昏恋,写了“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诗句,不失风雅,却也可见是真交情。

在《万历十五年》里也有类似的幽默,作者写关于戚继光出兵打仗的时候要算黄道吉日,最为出色的军事领袖难道也沉沦于迷信?这连《四库全书总目》的编者们都感到别扭。作者并不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借和他有类似感觉的前朝编者的为难,拿来说明,戚继光是一个复杂的人物。

在读完的时候,我很感叹于作者谋篇布局的高明。这本书里选的人物,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还能互作对比参照。青少年时期的万历皇帝与成年之后的万历皇帝,雷厉风行的首辅张居正和和事佬首辅申时行,正直清廉的文官海瑞和战绩显赫的武官戚继光,最后还有一个自相矛盾上下而求索的哲学家李贽。这些人缺了那一个,都会觉得遗憾。完整没也许就体现在部分的不可或缺上。

一个人在历史的大环境下,如何达到内心的平衡。如何在一个人身上发现历史规律。作者擅长见微知著的写作方法。从细节出发,最后着眼于全局,一小一大的对比下,让人印象深刻,让读者明白原来“小事”不算小,“大事”并非预料之外而有其必然性。

万历皇帝四岁登基,在母后和老师的带领协助下处理朝政。其实这个时候的万历皇帝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对于奏折的批复,政策的实施不过都是听命于慈圣皇太后和首辅张居正,在他们的影响下万历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成年后的万历不愿在听从首辅张居正,却迫于形势只能听命于他,时时谨遵老师的教诲。当张居正突然溘然长逝之后,万历皇帝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只是他发现走了一个张居正,也还有成千上万的张居正,迫使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文官集团要立长子常洛为太子,万历皇帝却想立他的宠妃的儿子常洵为太子。文官集团的出发点是前朝先例,万历皇帝的出发点是个人私情。万历皇帝四岁登基他的母后和老师并没有给到他相应的亲情和师生情,也没有人关心他的喜怒哀乐,而他的宠妃郑氏与他情投意合、举案齐眉、红袖添香,可以说是他在宫里最大的慰藉。他的立场好像也没有错,错就错在红颜祸水上。大家极力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立储的事情是一场长时间的拉锯战。耽搁十年之久,一个社会的惯例与皇帝个人感情的冲突,也就这么地耗着。

万历皇帝意识到,无论他怎么做,都不能改变立储的事情之后,他开始放弃了,或者说他开始自我放飞了。开始以各种理由不上朝,不作为,不批复奏折,不管不问任何事。以消极对抗的做法来发泄自己对朝臣的不满。

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当时的首辅是申时行。那一年,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离三皇子常洵出生还有半年。当时的万历皇帝刚刚摆脱了张居正的牵制,终于也想要做一番大事情,他亲临大典祭祀,虔诚而又气度不凡,正是一个年轻人打算正好好大干一场的好时候。当时申时行已经上奏万历皇帝立长子为皇太子。作者发问申时行,晚年的时候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极力凑成立储的事情。如果那一年立了长子为皇太子,那么就不会出现因为几个月后出生的常洵而发生为了立储而引发的两难局面。那么皇帝会不会就不会对朝堂失望,会不会明王朝还会有转机。

我想也许是这个原因,作者把书的名字命名为《万历十五年》。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权倾朝野,死后却被当作密谋造反而清算。十几年的如日中天,在文官集团里也算是得罪了太多的人,死后难免有反对他的人反扑。张居正排除异己,变着法的安插亲信。其中惯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各地的亲信接发朝堂上公然反对他的官员,再找事件将不是他的亲信调离发配。明地里你好我好大家好,暗地里用自己与皇帝的关系清理异己。活脱脱一部非常好的官场混迹指南。

申时行的做法却和张居正相反。他的做法是在万历皇帝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抓住时机行事,万历皇帝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就接受现实。他的各种曲折拿捏,在别人看来不过是和事佬,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谁也不买账。最后,也是因为立储的事情被罢免回家了。

作者写海瑞的时候说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员。其实海瑞的很多做法现在是非常不赞同的。清廉固然好,可是饿死孩子,纵容母亲导致婆媳关系不合,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书里没有提到饿死孩子的事情,但是婆媳关系不合这个事情作者是有说的。

海瑞算是寒门子弟,他能够从文官里脱颖而出源于严格执行当时的社会道德约束,严格执行一个官员的职责,知行合一,不会搞阴阳两面的事情。然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他的清廉让他官至二品,他的清廉也让他晚景凄凉。而让他摔倒再也爬不起来的事情却是时代问题,以己之力没办法扭转。

那个时候没有法制,处理民事纠纷只能靠地方官的一个人说了算。而海瑞摊上的是大大小小的民间借贷纠纷,因为地处南方,水田分散,田产的界定很模糊,抵押土地贷款,在追回土地的时候,没衡量的标准,而且民间借贷不规范更多的是口头协议,回头反悔的事情没办法作证。这样的案件处理到最后,就是一个巨大的深渊,陷进去没办法扭转。最后海瑞在其他官员的弹劾下回家了。

海瑞如此结局,一方面是由于他触碰了文官集团的利益,一方面是没有健全的财政制度。文官集团实行的是双标准,用道德约束他人,却在私底下为自己某私利。碰上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就好比砸了别人的饭碗,虽有人出下策让海瑞去难以治理的苏浙一带做地方官,结果一年半载之后就倒台了。

相比海瑞戚继光幸运多了,他虽为武官,却有一个爱好武术的文官谭纶做后盾。戚继光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军需物资都来自于谭纶的支持。戚继光自己写兵法书,也写文章。后来他了去北方,就没有在南方那样顺利了。南方沿海,战胜倭寇可以不让他们靠岸,当时的倭寇并未威胁到国家的安危。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当时的情况只能相安无事便是大吉。后来清军还是入关了,不过那时候也不关戚继光的事了。

最后一位明朝的哲学家李贽,这个人其实是普通人的一个缩影。他也很矛盾,他想突破世俗无奈去当和尚。被迫当和尚的原因是他不想回常州老家为族人某出路。这里作者讲了一个道德约束个人的惯例。一个家族要出仕,首先要有资本的原始积累,才能出资让家里的某个成员有时间和金钱参与科考。一个人做官之后,处于道义当初帮助过他的人,就需要他接济。李贽就是这个需要接济族人的人,而他自己也需要别人的接济,最后选择出家当和尚逃脱。那个时代,可以做任何事情,唯独做自己显得那么天理难容。

这本书,写到李贽这里就完了。最后是作者的后记,其实是作者讲了这么多之后,在文末继续劝诫世人。

回看作者的生平,他出生于1918年,2000年去世,贯穿20世纪。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国家的灾难波及到个人,无疑有太多的悲剧。他曾作为国民党的将领,后来退伍之后去了美国,遭遇美国的金融危机,虽从事过过底层的体力劳动,但也因他远离故土幸免很多灾难。而在故土上他的那些故人,那些没有善终的亡灵,是他心底深处埋下的痛苦。让他不得不寻找生命的意义。

他没有过多的说他经历的苦难,却用一个“大历史”关的角度来寻找那些近的远的没办法解释的历史事实的之间可能的规律。也劝世人把一件事站在久远的未来来评价,那样个人的苦难和痛苦就会少一些。这话明明也是说给作者自己的。本书陈述的那一段历史,平凡无奇,却暗藏着深深的悲剧色彩。

可到文末,读到作者一点点的简介,联系上个世纪的大环境变化,不免悲从中来。他笔下的轻描淡写,应该是抑制了太多的情绪。或许是分裂出来的另一个人所写,作为旁观者,来解剖历史。我想在作者研读历史的时候,应该能够稍微慰藉作者自己的灵魂。

联系我个人的经历,对作者生出无限的怜之情。一个所谓平凡的故事最后讲哭了观众。看似没有任何感情的历史事实,却藏着人类的共情。最后,难免为此书转转反侧失眠好几夜。如果不是真感情,那些泪又为谁而流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