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记史体例
今天,跟儿子谈起我国历史记录体例,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探讨的,虽然一般为三种体例,但对初学的学生来讲,只凭死记很难收到预想的效果。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尽管讲的很多,每涉及到这些古代典籍,就要讲一遍,但如果不接触实际,学生想掌握是困难的。
首先,在先秦史书中,记录历史的有两种体例——编年体和国别体,编年体的有《春秋》及其三传,原来是五传,但《春秋邹氏传》和《春秋夹氏传》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现在一般称为“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为“经”,其它为“传”,“传”即是对“经”的注释,三传中流传最广价值最高的当数《春秋左氏传》。编年体史书在后来还有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书名得于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四百零三年到北宋建立以前,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国别体的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两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两卷,吴语一卷,越语两卷。《战国策》共三十三卷,其中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一卷,中山一卷。
这两种体例之后,到太史公,他又开创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因此,《史记》之后,直至《清史稿》,历朝历代的正史,都采用纪传体。
三种体例,如果只是听别人说,不亲自看书,真的很难分清,但如果只要看了这些书,哪怕只是看个目录,或者开头,不用死记也能永不会忘。比如编年体,《春秋》中“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等,三传是《春秋》的注释,当然也是有年月的,这就编年体。
国别体史书好理解,只要看上面《国语》和《战国策》中的目录就能区分出来,因为目录上显示的都是诸侯国名,那可不就是国别体嘛!
纪传体始于太史公,他的《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分为“纪”、“表”、“书”、“世家”、“列传”,除“表”和“书”外,“纪”是帝王的传记,“世家”是诸侯的传记,“列传”是将相的传记。此后,历代史书中的列传成为人们最喜欢阅读的内容,甚至没有之一。
只要能把这些书的实物看看,不用看书的内容,这三种史书体例也不有死记硬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