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1:越是正儿八经的语文课越是无趣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42人  姑苏淼淼

今天听了一节语文课,觉得索然无味,无趣,提不起精神。

老师上的课,跟二十几年前的语文课没什么差别,还是在内容分析上兜圈子,在思想意义的挖掘上狠下功夫。

这样模式下的语文课,好课与不好的课,差别在于老师授课的熟练程度,不熟练的老师,结结巴巴,一人包办;熟练的老师,环节精巧,变满堂灌为师生互动,能巧妙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实际上,两种课,一样的本质,学生根本没从语文课上得到什么。不会上课的老师,会上课的各类名师,他们在课堂上的差别,其实就是执导功力的差别,课文是道具之一,学生是演员,戏演的好不好,剧本,也就是老师的教案好不好,导演,也就是执教老师,他们功力的差别,也会影响一堂课呈现出来的效果。

无论戏演出来好不好,本质上都是在演戏。公开课更是演戏给别人看。

听的时候便想,这样子的语文课,不如让学生背一系列的美文,读成系列的各类适龄文学作品各类杂书,如此日积月累,多少还能剩一点干货在肚子里。

阅读和背诵是写作的童子功。写作的素材获取,不能让孩子一直坐在教室里。走出去观察自然,写观察笔记;学校多搞活动,在活动中认识了解同学,在活动中获取写人/写事素材;回家后,家长多和孩子互动,在互动中获取素材。

那中正儿八经的,刻意设计的语文课,真的让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老师和语文课了,耽误了多少孩子语文学习的理念,理应及早摒弃。先知先觉的部分家长,早已对学校的语文教学失望透顶,在家庭教育中,先行先试先得益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