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尽可能地减轻自己的负担

2024-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陌上花开qzy

回过神来,我已经扇了母亲耳光。

母亲则毫不示弱。

"居然打你妈!这种事你也干得出来!"她攥着两个拳头

打过来。软绵绵的拳头落在我身上,一点感觉都没有。然而,付诸暴力的冲动一旦喷发,我便再也压不住它。绕过母亲的拳头,又一巴掌打在母亲脸上。"干什么!干什么!疼啊!你这家伙!"承受着母亲的怒吼和拳打,第三次,我动手打了母亲的脸。

读这样一段文字,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位混账儿子?!

写这段文字的人是松浦晋也,是《对不起,妈妈》这本书的作者。

2014.07,妈妈的存折找不到了,儿子意识到妈妈有点不对劲——此时妈妈80岁,大儿子松浦晋也53岁(单身,纪实文学作家,科技新闻工作者)。等到2015.02妈妈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儿子已经开始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事务。从一个自由洒脱的是单身汉,变成一个做饭、洗衣、购物、照顾妈妈的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况且妈妈是不承认自己有病的,每一次检查,每一次生活习惯的改变,妈妈也是抗拒的。于是大儿子在焦头烂额中出现了幻觉,因为湿疹住了一周院,走在了崩溃的边缘……在东京的二儿子、在德国的女儿给予这位哥哥的建议是:不能所有的事儿都自己扛。

接下来的日子申请到当地的照护,有护工来家里帮着照料,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终于可以外出完成自己的一部分工作。

然而阿尔茨海默症的进展超乎意料,母亲的情况急剧变化。

不再灵便的腿脚。自己摔倒也不知道,脸上的青於、摔断的门牙、脱臼、肋骨骨折……

不断增加的失禁量。一开始只是在地板上发现“水滴”,然后洗内裤;再就是现场排尿,然后费力说服穿纸尿裤,每天收拾纸尿裤;再换大容量的成人纸尿裤,但晚上还是侧漏尿床……

接二连三的排便失败、过食。上面的一段文字就是发生在母亲有过食症状时。母亲时常觉得饿,儿子又不得不外出工作、购物等,有时候回家发现锅里盛满水,另外的锅子里泡着一锅速冻水饺,而且多吃就有排便紊乱的后果……2016.10.23,为了让母亲按照习惯6点吃上饭,儿子急匆匆赶回家,又看见了熟悉的一幕:厨房里一片狼藉,冰箱里的东西全摆在外面……在母亲的抱怨和抗拒中,有了“儿子打妈妈”的事件!我们这些没有与老年痴呆症患者一起的人,又怎么能随意做出评价?!

我让母亲把衣服脱光,用浴室的喷头冲去了她身上的便污,安顿好母亲,紧接着是清洗地面和喷洒杀菌剂。沾了大便的东西统统用漂白剂浸泡,然后用活水冲洗一遍,洗衣机再洗一遍。

这是2017.1.22早上的状况。第二天母亲入住了老人之家。儿子总不忍心把母亲送到看护机构,总觉得母亲与儿子一起生活能幸福,结果呢?松浦晋也先生从家居布置到房屋装修,从健康意识到康复训练等,什么事都亲历亲为,但母亲没有得到更好的照顾,儿子一次次崩溃。好在日本的养老制度比较完善,根据母亲的病情,援助机构给出了相关建议,三兄妹商议挑选后,决定让母亲住进老人之家。

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因为照顾的一方不管是身体还是情绪,崩溃就意味着被照顾一方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何况还有经济问题需要考虑。先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他要有外出的时间,所以在照顾母亲的两年半时间内,他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收入也受到了影响……让人焦虑的方面太多!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尽可能减轻自己的负担,不是不承担责任,而是选一个最优方案,让双方不至于窒息在崩溃的边缘上。就像文中的母亲,入住老人之家半年后,适应了新环境,每天都过得快快乐乐,脸上的表情更舒展了(作者因为把母亲送进老人之家的内疚也不存在了)。

反观自己也是如此。不管是自己家里的事情还是母亲的事情,总想做的再好一些再好一些,有时候就会力不从心,感觉到很累,这也是我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意识到的,为什么会选用这个题目,也是为了提醒自己——珍惜和母亲一起的日子,不过度消耗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