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高鲁先生!

2022-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天马行文

1877年5月16日,中国天文学家高鲁(1877年5月16日-1947年6月26日)诞生。他是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图: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之—---高鲁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战乱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科技水平更是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当时的天文学发展也不例外。官方的机构钦天监只有编撰历书这项职能,而在引进先进技术、组织观测研究、发展近代天文学等方面,根本无暇顾及。在当时,为数不多的天文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为近代中国的天文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高鲁先生就是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一位。

事业初创,殚精竭虑

高鲁,字曙青,福建长乐县龙门乡人,1877年(清光绪三年)5月16日出生。年轻时,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建马江(马尾)船政学堂;后被清政府选派至比利时留学,在布鲁塞尔大学学习工科。青年时期的高鲁虽然攻读的是理工类方向,但是却深受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弗拉马利翁相关著作的影响,逐渐喜欢上了天文,成为了一位天文爱好者;在校期间,他就对我国古代的历法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以立春为岁首,编制了《长春历书》。

1909年,高鲁先生追随孙中山,参加了在法国巴黎组织的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他回到了国内,不久便担任了中央观象台台长一职。当时的中央观象台就设置在北京建国门西南角的古观象台,它是今天北京天文馆的一部分。1922年10月30日,由高鲁先生发起的中国天文学会正式在古观象台成立,高鲁就任天文学会的第一届会长。学会的诞生,为我国天文界在1935年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奠定了基础。1928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任院长,下设天文研究所,由高鲁任所长。

图:当年的中央观象台外景,如今它是北京天文馆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京古观象台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古迹。

推进改革,矢志创新

早在清朝年间,当时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机构,归属在钦天监,地点就位于建国门的古观象台。中央观象台成立后,高鲁借鉴欧洲现有天文观测系统的经验,对钦天监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观象台,主要的任务仅为观象授时、编算历书。对此,高鲁首先提出,应在台里设立全新的天文、历数、气象、地磁四科,从全新的角度向前推进了观象台的工作

同时,他还认为,只有通过筹办刊物、撰写文章,向广大的老百姓宣传新的天文知识,才有可能破除迷信、提升民众的科学素质。于是,在1913年,他刊行了《气象月刊》,随后在1915年进一步扩充为《观象丛报》。他还积极为其他刊物撰稿,其中的《晚窗随笔》就是他集中西观象学术之大成的杰作,对当时普及气象和天文知识,起到了很好地启蒙和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天文学学术交流和发展,高鲁倡议组织成立了中国天文学会,并就任第一任会长。在学会成立之初,便在章程中专门规定,该会“以求专门天文学之进步及通俗天文学之普及为宗旨”。在他的主持下,学会每月都安排了学术讲座;组织刊行了《观象丛报》,后改为《观象汇刊》《会报》,每年发行一册,1930年7月恢复为月刊,定名《宇宙》。在当时中国的战乱时期,社会并不安定、经费来源也不稳定,中国天文学会的会务相关工作能够得以维持和发展,高鲁先生功不可没。

天文学是一门基于观测的学科,所以,如果要更好地推动天文学发展和壮大,就需要建设大型的天文台、配置更精密的观测设备。高鲁很早就在谋划这项事业,早在1915年,就计划在北京建立一个大型的天文台,并做好了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将相关方案和预算交送给了当时的国民政府。不过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首次尝试并未成功。在十几年之后,高鲁先生又一次极力主张在南京的紫金山建立天文台,并在1927年11月,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上获得了一致通过。他亲自到紫金山第一峰勘察地形,并测定了经纬度。后由于拨地的原因,最终由余青松确定在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城下建台。由于高鲁随后出任驻法公使,建设紫金山天文台的细节工作,是由他推荐的余青松来完成的。

高鲁先生对我国近代天文事业的人才推荐和培养,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之前与余青松并不熟悉,只是看到国外的天文书籍上,载有余青松所创立的光谱分类法,便向蔡元培推荐聘为天文研究所所长。在后续的工作中,余青松竭尽所能,在1935年,带领大家建成了紫金山天文台——这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好的天文台。随后又筹备和建好了昆明凤凰山天文台。高鲁对人才不遗余力的培养、推荐,可见一斑。

为了向民众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天文知识,高鲁还曾设想建立我国的第一座天文馆。在1931年从欧洲回国途中,他就在船上设计了一套天文邮票,建议由政府发行,所得款项用作购置天象仪之用,建立“假天馆”。只不过,这个想法一直拖到了解放后的1957年,直到北京天文馆的正式建成,才得以成为现实。

图:建成初期的紫金山天文台

博学审问,著作等身

高鲁博学、好学,极为痴迷天文,且几乎再无其他爱好。就连家中的几案陈设、书房字画,以至庭院的草圃石径,都是用各种星象图装饰而成。他一生著作甚多,以天文学通论为主,其中又更偏重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开拓。据统计,他在天文学方面的著作有:《图解天文学》《日晷通论》《星象统笺》《中央观象台过去与未来》《相对论原理》,以及其他零星论文,等等。他是我国最早传播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关理论的学者之一。作为第一位把天象仪介绍到我国的学者,高鲁对推动我国天文馆事业非常积极,在1932年,他在中国天文学会第九次年会上做的报告,就是《假天——假天就是一架天象仪》。

高鲁是一位博学、爱国的天文学家,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现代天文事业。2002年10月30日,在中国天文学会成立80年之际,紫金山天文台树立了高鲁全身铜像(高1.7米),以作纪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