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第三周】点亮心灯
研学即将结束时,我们段举行了拔河比赛。我班与4班比,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两个班的实力势均力敌。比赛开始了,前两场我们以1:1打平,第三场我们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当裁判宣布我班获胜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就在我们庆祝之时,耳边传来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三班使炸?
这一消息就像长了腿似的,不一会儿,就被传得沸沸扬扬。刚刚还心情大好的孩子们,听说了这么一个消息后,脸上“乌云密布”。棣怒气冲冲,似乎要找4班的同学理论,达一把将他拉住了。洁一听说我们班是靠"耍赖”才赢得比赛后,委屈得放声大哭,边哭边指着他们怒斥道:“胡说!你们胡说!”
孩子们的情绪迅速被传染了,一个个愁眉紧锁,有的女生则三五成群坐在草地上哭了起来。哭声越来越大,家长志愿者们听见了,纷纷上前安慰,可是她们却越哭越起劲,似乎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有多委屈似的。
翔和其他几个男生跑到我跟前汇报了这一切,听他们的口气,他们似乎想让找他们理论去。
我答应着,但没有去,与其找4班理论,还不如与自己的孩子们理论,也好顺便改造一下他们的思维模式。
我请翔将本班的同学集中起来,见孩子们一个个沮丧不已。我心平气各地问他们:“孩子们,我知道此时你们的心情一定很难过,对不对?”
孩子们就像小鸡啄米似的纷纷点头。
我笑着说,生气或是委屈,都可以理解的,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说明了同学们很在乎我们班集体的荣誉,不许别人随意玷污。
那么,接下来,你们准备怎么做?我问。
答案在我的意料之中,他们说,找他们评评理,问问他们哪只眼睛看到我们班有家长帮忙了?
我没有直接反对孩子们的意见,只是笑着说,你觉得他们会否认自己的想法,而跟我们道歉吗?
“那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有家长帮忙啊!”一孩子愤愤不平。
如果我们这样做,不是和他们一样了吗?我追问。
“总不能白白让他们这样污蔑我们班吧。”洁停止了哭泣。
难道就让这样随便让他们去说我们班吗?迪一脸的不满。
我笑着说,孩子们,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考问题的模式,我们就不会那么生气了。别人说我们班使炸,耍赖,有人帮,那是否事实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呢?要知道比赛的那一刻,现在不仅有我们两个班的孩子,老师,还有其他班级的老师,同学与家长志愿者,当然还有评委在不是吗?如果我们真的有人暗中在帮我们班,我们没发现,其他班级的孩子也看不到吗?
孩子们见我分析在理,不再像之前那般怒气冲冲了。
如果我们去找对方理论,或是也说对方的不是,那我们不就和他们一样了吗?如果我们能改变思考问题的模式,那么我们就不会像之前那么生气了。
见孩子们的怒气渐消,我平静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正确的方式要怎么做?
我笑着说,其实很简单,当别人误解我们的时候,只要思维方向一变,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别人污蔑你,甚至说你的时候,你可以生气,但是生气之后一定要冷静下来思考:别人说的真的对吗?为什么他会对自己有那样的看法?如果我们的确存在不足,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做法,让自己做得更好;如果别人只是恶意中伤,那我们根本不需要生气,因为假如你生气,你就和对方成为一样的人了,不是吗?
孩子们听完后心悦诚服地点着头。
作为教育者,我们常常会被突发的事情弄得措手不及,但我们千万任事态随意蔓延,只要我们能多动动脑,竭力去做,相信事态都可以都可以得以控制或扭转。作为教育者,不要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到诸多借口,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好,而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没有点亮孩子心里的灯。试问,一个心里黑洞洞的孩子,他怎么可能照亮自己前行的道理呢?所以,作为教育者,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不要放弃教育孩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