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题
2019-06-08 本文已影响2人
朵姨的芝麻绿豆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 上海2019高考作文题
《我对音乐欣赏的理解》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人接触的音乐风格显然已经与世界接轨,大陆的音乐市场也从大量的泊来品到大量的中国音乐人出品,我们从最早多档音乐选秀节目的火爆又在音乐推广上推波助澜,好听的作品层出不穷,苏聪、谭盾都已经走向世界。
其实,单就音乐来说,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音符组合,这些组合构成某首乐曲的特色,你听某首曲子感觉它是中国的、欧洲的、俄罗斯的,或者西方的,黑人的,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比如,同样是中国人写的歌,《茉莉花》和《白桦林》,前者就是中国味,后者就是俄罗斯味。
音乐的味道又是可以借鉴和融合的。现在风靡世界的爵士和布鲁斯就是黑人的音乐,最早在美国被白人音乐人接受并传播,随着迈克尔杰克逊的走红在世界普及。记得有一次听东方电视台主持人林栋甫接受采访时说,他第一次去办美国签证,被问到去訪理由时,就回答想去了解爵士乐,签证官就批给他了。现在不说美国音乐人的作品会有大量黑人音乐元素,我们中国音乐人也会采用。
音乐要打动听众,不在什么味,而是要谱写真情实感,比如《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都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词曲、演唱情真意切,至今受到广泛喜爱。
比较出真知。眼界宽了,接触的面广了,听众自然会有比较,有偏爱。虽然在不同场景、不同心情下会想听某个类型的音乐,但在心底深处哼唱的音乐应该就是你的原味音乐了。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