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读书小结
一、读书
截止到目前,今年下半年写了读书笔记的书共计12本。与上半年的22篇读书笔记相比,几乎少了一半。
2015年上半年读书小结链接如下:
http://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1312390/notes/2497345/writing
下半年之所以阅读量大幅度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写作时间增加,毕业论文、案例分析和行业综述性文章,占用了大量读书的时间;另一方面,下半年看的书逐渐转为经典论著,哲学宗教类,这些书籍看起来相当吃力,往往一本要看好几周,甚至几个月,和以前每周1-2本的阅读速度无法相比。
1、读经典
虽然读书速度减慢,但收获成倍的增加,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告诫读书一定要读经典。这些经典著作带来的思想上的震撼是其它书不能比拟的,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还是其内涵的深邃思想,均让人叹为观止。读书的数量已经不再重要,能否理解这些伟人的思想,能否消化吸收并用于指导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关心的问题。
读了几本经典著作之后,才明白杨绛先生说的“想得太多,但书读得太少”的含义。很多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阅读的经典之后豁然开朗。这些问题前人不但讨论过,并且早已给出了精辟的回答。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还在苦苦思索钻牛角尖,只是因为自己不读书而已。
2、读哲学
另一个收获是,发现无论是学什么专业,无论是从事怎样的工作,都是认识这个世界的某一个领域的某一个方向。最终百川归海,人生的终极问题终归要用哲学来回答,因为哲学是如何看待事物和认识事物的方法。
3、运动
曾经读了好几本关于锻炼的书,包括《跑步大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可是改变不了自己不爱运动的天性。然而这次读完《人生的智慧》之后,终于切实认识到运动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离开了运动的人生,幸福无从谈起。最终是一本哲学书,让我开始了运动生涯。
二、写作
写作方面,上半年写作方面只有5篇(非读书笔记),而下半年除了完成50多页的毕业论文以外,还写了11个工作案例以及若干篇行业相关的文章。
写作是整理自己思路的一个过程。只要大脑在思考,就会有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在大脑里是飘忽不定的一团浓雾,能感觉到、但尚不能清楚的表达出来。为了释放大脑,需要把浓雾一点点的解析出来,用最接近于它的语言表达出来,记录下来。写作的过程就是把大脑中这些飘忽不定的想法转化成文字的过程。转化成功之后,大脑才能空闲出来做其他的事情。
随着各种想法的逐渐增加,知识间的关联开始建立,知识体系慢慢有了雏形。没有经过整理、没有建立起关联和体系的碎片知识,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很难运用得得心应手。写作的过程,是根据个人经验和需要,对知识进行个体化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今年下半年在写作方式上有了一些转变。以往写作是为了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是写给自己看的,很少考虑别人是不是能看得明白。今年有一些稿件提供给了行业媒体,编辑和读者的反馈成为了改变的动力来源。
根据反馈,下半年的写作做了一些调整:
1、既往的写作,有些地方为了尽量准确和完整的反映自己那些飘忽不定的想法,往往会用大段的文字来描述,生怕遗漏了其中一点半点的零星信息。这给读者带来的感觉是文字不够精炼,读起来觉得罗嗦。因此首先做的改变是,反复阅读,保证文字简洁,减少重复的语句。
2、 尽量避免主观性太强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在写成后的第一遍阅读中,首先去掉比较强烈的语气词,其次删减单纯主观判断而不含其它信息的语句。尽可能客观地陈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至于读者是否接受,取决于他们的理解和判断。
3、引用一些客观的指南和行业规范性的文件。这一点在案例分析中用的比较多,写每一个案例之前,会先查阅一下有没有相关的指导文件。有指南的根据指南,没有指南的,只好自己想办法给出案例的解决方案。
阅读和写作的过程,给自己带来了更清楚的认识和评价。“一个成熟的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所能获得的,是摆脱偏见,让思想得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