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个啥鬼?还不如卖了养家。
昨天被拉着去了某人的新书签售会,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感兴趣,之以会去是因为同伴的那句话:“就当长见识了,去看看,凑凑热闹。”我想想也是,反正之前有朋友一直在耳边说那人怎样怎样,听上去那人很不错。一时好奇,我也粗略的了解了一下,觉得那人写的文章还不错,就是我不感冒,随便翻了几页。
现在我人正好就住在签售会附近,就同意陪着同伴去看看。
我本来闲着无事儿,随便等等其实也不是问题。只不过是,很遗憾我并没有见到这个人。因为我到现场的时候正好赶上一场辩论会,签售会排在辩论会之后。
那场辩论会接近3点的时候才结束。我就想,没关系再等一会儿,就可以亲眼看看这个人究竟是长什么样子,等一会吧。就在我准备等下去的时候同伴说,要先排队,我就问:“他什么时候来呀?”
同伴说:“6点。”
我一听就震惊了。6点?!我是在等什么高级的领导?还要等这么久。我想了想,就决定不等了,我一个出去走走。
外面的空气很新鲜,没有一群又一群排长队等待签字的年轻女孩子,只有路边围成一圈的人群,我走近了才知道是一群街头艺人在表演。我其实并不想这样说他们,可是看他们的穿着,随意的打扮,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个标签。
我挤进人群里,在他们震耳欲聋的投入表演中发现一个行为怪异的中年人(我猜这人的精神应该有点问题)和一个60岁上下衣着得体的老者在摆弄架子鼓,这两人看上去也是街头艺人中的一员。
那老者看上去是个很新潮的人,脸上洋溢着欢畅的笑容,时不时自己跟着主唱敲打几下架子鼓,又或者拿出手机拍几段视频。我盯着这两个人看了许久,直到一个小时后他们散场,我也离去,我还是不知道这两人究竟是干嘛的。
我看看时间还早,就在外面走走逛逛,随便找了地方吃东西。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我就进去签售现场。只不过这时签售会现场已经被封锁,保卫森严。
看看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的人群,再低头看看自己不足一米六的海拔,我就老老实实找了一个高处的角落,委屈自己,在不足一米二的高度里收缩手脚,把身子完成90度试图往里面看,可惜那人还没进场。
这个时候,我身边又挤过来一群两眼放光的年轻女孩子,手里抱着几本那人的新书。我尽量节省空间给她们留出一点位置。
她们应该挺激动的吧,不断的把我往角落里挤,我看看她们喜悦的脸,默默地从狭小的空间里挤出来,把小小的空间留给迫不及待的她们。
我想随处走走,可是哪哪都是人,我不想碍事儿,就又走了出去。
我出去的时候那群街头艺人又来了,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唱。我又钻进人群里,看到那个老者坐在架子鼓前,热情高涨的给主唱伴奏。说实话,我当时很感动,就问自己:“为什么同样是追求,同样是梦想,有些人的就比较廉价,而有些人的会比较昂贵。”
那老者架子鼓玩的很溜,动作流畅优美,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他身上满满的热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我问自己:“当我在这个年纪是否也有这样的热情?”
我后头去看,漆黑的夜晚灯光璀璨,里面签售会还在继续。
我站在人群了继续看。有人去投钱,我也想去,尴尬的是我摸摸身上,除了手机一无所有。我有点不好意思,正好同伴出来找我。
我问她怎样,她说:“没什么感觉。”
我说:“那你还愿意等这么久。”
她说:“我就凑个热闹。”
我忍不住回她:“年轻人就是爱光鲜的的东西。”
我又问她那人写的什么,她一边拿出书来给我看,一边说:“写的不好。”
我翻了翻,不得不承认,这人写的东西确实风格大变,早已不见了当初的真诚,也不复当初的谦虚,满篇都是商业复制的套路,早已以成功者自居。
我想起我当初和那个喜欢他的朋友说的话:“感觉写的还挺实在的,就是我不喜欢。”
朋友说:“你不喜欢没有关系,有人喜欢就行。”
我问她:“你喜欢他什么?”
她说:“感觉他说的有道理。”
我说:“是呀,精神支柱。”
我拎拎手里的书,有点遗憾,说:“太商业化了。”
同伴说:“你也不想想,他现在是什么身份,XXX公司的副总裁。”
我和同伴走出签售会,那群街头艺人还在,深情的歌声在夜色里飘荡。我回头看,签售会还在进行中。
我又抬头向上看,夜空很美,只不过我并不开心。我和朋友说:“初心难守。”
我还和她说:“明明我们就是那群街头卖唱的人,偏偏被室内那人蛊惑了心神,感觉这世间就是一潭让人窒息的死水,我们沉在水底,却被浮在水面的油闪瞎了双眼。”
她说:“梦想?梦想是个啥?还不如卖了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