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语文教学,难吗?
——听命题分析,再读《吴忠豪与小学语文名师磨课》小感
不难。
三上命题大多来自于书上原题,或上课应设计的了解课文内容的、课后题提示应练的语用练习。活题很少,即使有活题,如课外阅读和习作,也都衍生自教材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要点。
因此,但凡课堂上好好落实,课外阅读大量运用,习作表达细致指导,都不难。
难。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需要学生平时进行大量的读和写。
此次三上期末命题考核的是学生读和写的综合运用能力。简单如生字考察,需要学生在规定情境下对汉字的运用;高难如习作表达,来自阅读题的延续,体现了1、8两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暗含立德树人的考察。而这些都挺难,要追踪到平时教师的课堂教学。
教师是否能在教学中厘清逻辑、落实要点、反复引导学生运用,学生是否能在答题中静心思考、回答问题细致准确、规范完整。
这个要落实好,真难!
只是,如果结合此次赵老师的分析和吴忠豪老师的磨课建议,如今的语文教学是有章可循的。
一、准确掌握是根本
无论是三上期末命题中的修改病句、补充诗句、解读词语妙用、审视习作题目,还是《名师磨课》收录的《姥姥的剪纸》中“神了”的表达设计练习、《莫泊桑拜师》中的“锤炼语言”,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落实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修改符号“首发”时,是否以极规范准确的呈现面世?诗句文字的书写,是否在学生第一次眼睛“触摸”时,就是准确的?《莫泊桑拜师》授课时,是否将观察人物的方法归纳准确了?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应该指向明确,预设准确,教授精确。
若没有做好提前备课甚或全册、全学段预备的话,一切都会显得随意而散乱,“准确掌握”即枉谈。
二、灵活运用是关键
一套试卷有百分之六十基本都是原题,为什么分数仍旧不高?这要追根到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上——学生没有弄清楚语言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缺少充分的训练,所以题目稍加变化,孩子就无所适从。
1、语文课堂教学应指向明确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每一处考题都能追溯到教师在平时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语用点的落实。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容易“贪多”且“经验主义”。教授时不做深入研究,缺少体系训练的意识,单篇教学没有目标,随兴而致,导致学生“逮不住”语言表达训练的重点。而在总结或复习时又要求学生“准确而规范”,可时间又不允许,于是教师就给答案,让背诵。学生“一头雾水”地死背答案,如何能灵活?
因此,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单篇教材的训练要点,总结全册、连册教材的体系训练重点,体察学段落实的难点,做好“保底工程”。每篇课文的“保底工程”一定要扎扎实实落实到位,千万不敢再添加其他教学内容,一定要控制好“量”,要突出重点,千万不能多。
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教师“教过”,更应该追求学生“学会”。
在《名师磨课》中,名师们设计了教学内容都非常突出学生的表达训练:
金玉的《恐龙》,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法介绍一种恐龙的形态;
王金涛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动笔写一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一个具体情境,检测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
……
每一个名师在数次磨课之后都有充分的时间用于表达的训练,既一课一得,又突出了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语文课堂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给“拐棍”,也给“天地”。
“从自己的家乡中选一处景致,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为什么学生不清楚“课文的写法”?为什么写的不是“景致”?为什么写的不是“一处”?
孩子们在课堂上没有“自我”呀!
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唯恐学生“灵活到无法掌控”,不去研究问题和答案背后语言文字训练的特点,而是单看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又用固定的文字表达出所谓的“准确答案”,框死了学生的思维路径,忽视了“言意兼得”的妙处。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语言文字丧失兴趣,缺乏思考与变通。
另外,学生在教师已经给出的圈圈里,是缺少探索的欲望的,学不会静心,没有自我,敷衍讨好当堂授课教师。
生命在场的教育,是“我思故我在”,是“沉浸式”的,是掌握了方法去“肆意”探索和运用的。
在《名师磨课》中,董尚元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我家还缺啥》,教师厘清了习作与生活的关系,提倡交际语境写作,给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方法,同时也引导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写话表达与修改结合起来,语言细致而准确。
当前的语文教学难吗?对于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修正的小语教师,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