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健忘
2022.03.07
在上次提交作业之后,就开始在想接下来该写点什么,躺在床上的时候,脑子冒出来很多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且都是最近发生的,还有很多感受,几乎在脑子里已经完成了构思,一转眼七天过去了,又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当时的那些内容呢?统统不见了,只剩下: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什么?
时常会听到很多人有这样的感慨,很容易忘事,明明刚才还想着的事情,转眼就忘了,好像以前这是年纪大的人常会有的情况,而现在这个情况普及到了很多年轻人也会存在。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忘事呢?和碎片化信息太多有非常大的关系,我们越来越不能专注的做一件事。例如:想在网上找一个资料,突然跳出一个弹窗,某某重大事件,或许是某个明星的八卦,或者是俄乌战争的最新消息……看着看着,自己最开始想找资料这个事就忘了。
看到网上经常会有人说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结束之后痛不欲生,一周,一月,甚至几年都难以忘怀,只求能有鱼的记忆,让自己只能记住7秒钟的事情。为什么涉及情感体验的事情会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更多的原因是投入了情感的成分,而情感的体验是会让人记忆深刻的。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古人读书背诗都是摇头晃脑,津津有味的,觉得特别搞笑。而现在的孩子读书背诗觉得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后来有文学家解释,古人读书背诗是有韵律的,摇头晃脑都是有节奏的欣赏,可以把人带入到作者的意境之中,和作者产生共鸣,所以所读之内容都是记忆非常深刻的。
回到我们为什么健忘的主题来,之所以健忘,更多的可能是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更深刻的体验,没有体验所以记不住。
我们的大脑有多神奇,可能说出来都不相信,用科学家的说法,我们从胚胎成型开始就有了感受,妈妈喜怒哀乐的情绪都会被孩子感应到,并刻在潜意识里,在我做过的体验里,出生那一刻的感觉都能呈现的清清楚楚,而且一辈子都不会忘了,这也是困扰了我很久很久的情结。
如果真的想有所改变,可以试着做些简单的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所以没有所谓的健忘,大概率是本身就认为不重要,忘了也就忘了,不要产生自责,还会需要的事情,会被其他事件提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