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爱自己青春如歌汇聚文选

【故事新篇】生肖篇之对牛弹琴

2024-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草帽叔叔

【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

【本篇主题】这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看对象和场合,无所谓褒贬,特别是现代有时侧重指弹琴的人,有时也指听琴的牛。

 

话说,在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擅长音乐,琴弹得很好,他弹的曲子优美动听。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大家都很敬重他。

而且公明仪这个人不但在室内弹琴,碰上天气好的时候,还喜欢带着琴到郊外弹奏。

有一天,公明仪带着琴来到郊外,感受春风徐来,杨柳轻拂,一派美好风光,更有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

公明仪一时来了兴致,摆好琴,拨动琴弦,给这头牛弹起了一首名叫《清角》的高雅乐曲来。

然而半天过去,这头老黄牛却在那里无动于衷,依旧是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心想,可能是这支曲子太高雅了,也许换个曲调会好一点。

结果老黄牛依旧没有反应,继续悠闲地吃着草。

于是,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起各种最拿手的曲子。

结果老黄牛依旧不给面子,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公明仪试着用琴声模仿蚊子和牛虻的“嗡嗡”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

这下子,那头老牛总算有反应了,停止了吃草,抬起头,竖着耳朵,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认真地听着。

半天过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人们知道这件事后,对公明仪说:”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

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着琴回去了。

……

【配图】对牛弹琴(图片为AI生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拓展阅读】原文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②,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③,即掉尾奋耳④,蹀躞⑤而听。

对着听不懂音乐的牛弹琴没有效果,常用来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注释:

①清角之操:弹奏一首名为《清角》的优雅乐曲;

②伏食如故:跟之前一样,低头吃草;

③孤犊之鸣: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

④掉尾奋耳:摇着尾巴,竖着耳朵;

⑤蹀躞:读音:dié xiè,本义为小步行走的样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