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蜗牛一点时间思考人生
文/壹見

飞檐走壁的蜗牛,也需要时间思考人生。
阳台上的牵牛花开了,牵牛不牵蜗牛,蜗牛只好悄悄爬上来,想要吸引牵牛的注意。
有些情感一厢情愿,不要浪费,不要辜负。
壹.
已经不记得蜗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午后雷雨声中,它一定在一点一点往上爬。在人们注意不到的地方,隔着一道厚厚的玻璃墙。
人们都不知道它要去哪里,等看到它的时候,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它吓得立刻把触角缩进笨重的保护壳。
或许它只是想翻过这道厚厚的墙,向着墙外面的风景。
或许它只是看到一墙之隔的牵牛,奔着这片绿意而去。
不管怎样,它始终向上。在玻璃墙上留下长长的白色黏液,为了寻找方向,也为了标记来时路。
贰.
法国人对蜗牛的最大热爱,似乎都放到了“吃”上面。
蜗牛、鹅肝、黑松露,并称为法国三大名菜,而蜗牛,常常被当作头盘。
据说,法国人喜欢吃蜗牛,本因是蜗牛“自寻死路”:哪里不好爬,偏偏看中了法国人的葡萄藤,这下不得了,嗜葡萄酒如命的法国人当然不肯善罢甘休:吃掉它。(当然,那时候的蜗牛还是“贫民餐”)
蜗牛真正成为法国大餐的开始,据说是拿破仑的功劳。当年拿破仑约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勃艮第聚餐,因为晚到,餐厅食物不足,拿破仑看到肥美的蜗牛,于是经典的勃艮第烤蜗牛诞生了。
当然,蜗牛的慢生活(爬行平均十秒钟移动2厘米,一小时720厘米)也成功吸引了法国人的注意。浪漫之都或许便是由此得来。
蜗牛或许至今仍在思考一个问题,关于优胜劣汰。为什么我要被人吃。
叁.
蜗牛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法式焗蜗牛,还有一首同名歌曲。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
……
爬的慢一点没关系,也会有自己的一片天。
蜗牛原来也是励志的代言人。这个看它背着的“移动屋”就懂了。另外,数数它的天敌,鸡鸭鹅人……能够活下来就是一种本事。

如今,蜗牛正在爬一堵墙,看着墙外的牵牛。
牵牛也在往上爬,有朝一日它们会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