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之战显身手,教熊罴貔貅貙虎

2018-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学浅阿茶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之一,他智勇双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史记》记载说黄帝是少典的儿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因此又叫公孙轩辕。他天生聪慧,自小能言善辩,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发英明神武。相传黄帝曾于崆峒山问道于仙身广成子,晚年得到,乘金龙飞升天界。

当初统领四方诸侯的炎帝势力逐渐衰退,难以再号令天下,于是各方诸侯纷争、战乱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唯有皇帝以德政治理百姓,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诸侯们见了纷纷前来归附。这无疑损害了炎帝的政治利益,于是炎帝率兵前来讨伐皇帝。

《史记》记载,皇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与炎帝对战,这里的“熊罴貔貅貙虎”分别是指棕熊、貔貅、豹猫之类的猛兽,如果说皇帝直接驱使这几种猛兽参与战斗,想来有些不大可能,毕竟这几种猛兽野性难驯,上战场无法控制其进退,在两军震天的喊杀声中野兽极易受到惊吓,所以也就不可能听从指挥参与战斗。那么《史记》为什么这样写呢?第一种可能是,黄帝派人将这几种野兽制服以后,带到阵前以振声威,主要用以震慑敌军。第二种可能是,黄帝麾下的各路诸侯,分别以这些猛兽作为图腾,他们以兽头做成头盔,兽皮制成战袍,并以这些猛兽的名字为将领和军队命名,其声威气势,以及杀敌的勇猛,都如同这些猛兽一般。第三种可能,“熊罴貔貅貙虎”是指黄帝军队的作战方式,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阵法。古时作战讲究排兵布阵,黄帝或许通过研习伏羲八卦,制定了几种名为“熊罴貔貅貙虎”的作战阵型。

黄帝战蚩尤

总之,不管黄帝具体是如何指挥自己的军队,他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在阪泉之野这个地方进行了多次战役才决出胜负。《史记》说“三战,然後得其志”,黄帝最终打败了炎帝。

在众多诸侯首领中,九黎族的蚩尤最为凶猛残暴,他拒不听从黄帝的命令,擅自带领军队四处劫掠、无恶不作,被他欺凌的诸侯和百姓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掉,一个个叫苦不迭。黄帝便率领四方诸侯,挥师直捣九黎族,与蚩尤军队在涿鹿之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黄帝派遣应龙对战蚩尤,应龙蓄水,蚩尤就派风伯雨师,顿时风雨大作,黄帝又派旱魃对抗风伯雨师,风伯雨师战败而逃,黄帝乘胜斩杀了蚩尤。从此以后,黄帝在众诸侯中的地位威望更高,最终取代了炎帝的位置,成为了四方诸侯的新统领。《山海经》中对于涿鹿之战的描述极富神话色彩,黄帝和蚩尤的对战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双方都展现出了超凡的能力。蚩尤能够口吐弥天大雾,呼来风神雨神,可谓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黄帝发明制造指南车,召唤神龙、旱魃,这神通比起“八仙过海”可不知大了多少倍。细细想来,这其中的奥妙,怕是与那“熊罴貔貅貙虎”异曲同工。所谓大雾、大风、大雨、旱魃,应该是当时天气的自然变化,由于天气的突变对战事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在当时那种缺乏气象知识的时代,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些影响战争结果的天气变化,都是军队首领所发的神通,这与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神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黄帝掌管天下之后,他与后来诸多开国之君一样,对外陆续扫平各处的诸侯动乱,对内勤勉治国,爱民如子。他制定了新的官位制度,任命左右大监协助他监管天下诸侯,推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辅佐治理百姓。研习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当初炎帝的基础上又更近了一步。发明了鼎,用以祭祀天地神明,推行礼法。就连他的妻子嫘祖,也开创了采桑养蚕的先河,为华夏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史记》说“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在当时,人类生存和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土地,崇尚土德便不足为奇。黄帝能够以此为名,足可以见证其对华夏历史文明的贡献之巨大。

《旧唐书·魏征列传》中有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史书告诉我们的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可以读到先人的智慧,斗争的激烈,将士的勇猛,百姓的凄苦,可以看到善与恶的较量,强与弱的对抗,感受到古代帝王爱民如子的心,以及人们对天地神明的敬畏!炎帝、黄帝、风后......我们已经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但是,当他们各自乘着扁舟,从历史长河中穿过,他们的“神迹”划出的一片片涟漪,仍然激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间。他们的智慧,开创了神州大地的文明,他们的厚德,引领着华夏名族的精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